《灰洞》

时间: 2025-01-04 09:01:25

塞北风沙涨帽檐,路经灰洞十分添。

据鞍莫问尘多少,马耳冥蒙不见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灰洞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塞北风沙涨帽檐,
路经灰洞十分添。
据鞍莫问尘多少,
马耳冥蒙不见尖。

白话文翻译:

在塞北,风沙的狂烈将我的帽檐吹得高高翘起,
路过灰洞,尘土飞扬,行程更加艰辛。
骑在马鞍上不要去问身上的尘土有多少,
因为马耳朵被尘土遮住,连尖耳都看不见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塞北: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通常与风沙、荒凉的环境相联系。
  • 灰洞:此处可能指某种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比喻多尘的地方。
  • 据鞍:骑马的姿势,意指骑在马背上。
  • :遮盖、掩盖的意思。
  • :马耳的尖端,形容被尘土覆盖而看不见。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北方荒凉环境中的旅途艰辛,反映了诗人对旅途困苦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灰洞》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诗人作为旅人,经历了北方的艰苦环境,感受到风沙和尘土的困扰,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理解与感慨。

诗歌鉴赏:

《灰洞》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塞北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旅行中的艰难。首句以“塞北风沙涨帽檐”开篇,生动地描绘出风沙的猛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提到“路经灰洞十分添”,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灰洞象征着旅行中的障碍与困顿。诗中“据鞍莫问尘多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尘土的无奈与疲惫,骑在马上的人似乎已经习惯了旅途的艰苦,不再去计较身上的尘土。而“马耳冥蒙不见尖”则以马耳的视角,形象地表现了尘土的遮蔽,暗示着旅行中的迷茫与无望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令人感受到北方环境的荒凉与旅行者的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塞北风沙涨帽檐:描绘了北方风沙的猛烈,给人的感觉是压迫和无奈。
  • 路经灰洞十分添:进一步强调了旅行的艰难,灰洞是一个障碍,寓意着旅行的困苦。
  • 据鞍莫问尘多少:表现了对旅途艰辛的无奈,身上的尘土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 马耳冥蒙不见尖:通过马耳的视角,表现出尘土的遮蔽,传达了旅行者的迷茫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与情感相结合,描绘出旅途的艰辛。
  • 拟人:通过马耳的视角,传达出旅行中的无奈与疲惫。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艰苦环境的直观感受,揭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旅行的艰难。
  • 灰洞:代表着旅途中的障碍与困顿。
  • 尘土:象征着旅途的疲惫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灰洞”象征什么?
    A. 旅行的顺利
    B. 旅行的障碍
    C. 美丽的风景

  2. 诗人骑在马背上感受到的是什么?
    A. 快乐与轻松
    B. 疲惫与无奈
    C. 安宁与宁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壮丽的自然景象。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了边塞的风光与旅途的艰难。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灰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主题上均涉及旅途与自然风光,但范成大的诗更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无奈,而王之涣则更着重于壮丽的景色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