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庵湿蛰似龟藏,
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挟纩,
莫嗔门外有炎凉。
白话文翻译:
一间湿润的庵堂,像龟一样静静藏匿,
深夏的温暖与寒冷并不常在。
昨日刚刚披上薄纱,今天却又裹上厚布,
不要抱怨门外的炎热与凉爽。
注释:
- 庵:指僧道居住的小院或房子。
- 湿蛰:指潮湿而隐蔽的环境,形容庵堂的湿气。
- 龟藏:比喻隐秘、静伏的状态。
- 暄寒:温暖与寒冷。
- 蒙絺:蒙上薄纱,形容昨日的天气温暖。
- 挟纩:披上厚布,形容今天的天气变冷。
- 炎凉:指外界的热与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对气候变化的感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美,号石湖,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活的思考。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真切的情感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诗作于芒种后,正值夏秋交替之际,气候多变,诗人借此时节的天气变化,抒发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同时反映了人们在气候变化下的情感。
诗歌鉴赏: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诗人通过对庵堂、气候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首句“湿蛰似龟藏”用“龟”喻隐秘,展现了庵堂的静谧,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第二句“深夏暄寒未可常”则揭示了季节的无常,深夏的温暖与寒冷交替,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接下来两句描写了天气的突变,昨日的温暖与今日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这种变化中的无奈与淡然。最后一句“莫嗔门外有炎凉”则传达了一种释然的态度,面对外界的变化,不必过于抱怨,反而应以平常心对待。这首诗通过四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自然的无常和生活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庵湿蛰似龟藏:描绘了一个潮湿的庵堂,隐匿在自然中,给人以宁静之感。
- 深夏暄寒未可常:强调了夏季的气候变化,温暖与寒冷交替,暗含人生的无常。
- 昨日蒙絺今挟纩: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天气,体现了生活的多变。
- 莫嗔门外有炎凉:劝诫人们不要怨恨外界环境,保持内心的平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庵堂比作龟,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对比:通过昨日和今日的天气变化,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气候变化被赋予情感,表现出人的无奈。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面对自然的变化和生活的无常,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生活中的起伏。
意象分析:
- 庵堂:象征隐逸,内心的宁静。
- 龟:象征长寿与隐秘,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 暄寒:象征生活的变化,反映人们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范成大
- D. 白居易
-
“一庵湿蛰似龟藏”中的“龟”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隐秘
- C. 时间
- D. 平静
-
诗中提到的天气变化是怎样的?
- A. 始终温暖
- B. 始终寒冷
- C. 昨天温暖,今天寒冷
- D. 昨天寒冷,今天温暖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题材上有相似之处,皆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感受。范成大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气候变化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通过月色来表达孤独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