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时间: 2025-01-17 09:13:45

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自甘逐客纫兰佩,

不料平民著战衣。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白话文翻译:

忧心忡忡地逢人便问去向,向东流相送至京城附近。 自愿被放逐的人佩戴兰花,没想到平民却穿上了战衣。 树木带着荒村的春意显得冷落,江水在晴朗的天空下雾气微细。 时局危急,道德沦丧,自己无才无术,空手徘徊不忍归去。

注释:

  • 戚戚:忧虑的样子。
  • 所之:去向。
  • 京畿: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逐客:被放逐的人。
  • 纫兰佩:佩戴兰花,象征高洁。
  • 平民:普通百姓。
  • 著战衣:穿上战衣,指被卷入战争。
  • 树带荒村:树木环绕的荒凉村庄。
  • 江澄霁色:江水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清澈。
  • 雾霏微:雾气微细。
  • 时危道丧:时局危急,道德沦丧。
  • 无才术:没有才能和技艺。
  • 空手徘徊:空手无策地徘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北宋两朝,以文学和书法著称。徐铉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避难东归途中,依韵和黄秀才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村冷落、江水澄霁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深刻感受。诗中“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一句,对比了作者的高洁与平民的无奈,突出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力。最后两句“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徐铉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 表达了作者忧心忡忡的心情,逢人便问去向,向东流相送至京城附近。
  2.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

    • 对比了作者的高洁与平民的无奈,突出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力。
  3.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 描绘了荒村冷落、江水澄霁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虑。
  4.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自甘逐客纫兰佩”与“不料平民著战衣”的对比,突出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力。
  • 象征:“纫兰佩”象征高洁,“著战衣”象征被卷入战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树带荒村:象征荒凉和冷落。
  • 江澄霁色:象征清澈和宁静。
  • 雾霏微:象征朦胧和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甘逐客纫兰佩”一句,“纫兰佩”象征什么? A. 高洁 B. 战争 C. 无奈 D. 荒凉

  2. 诗中“不料平民著战衣”一句,“著战衣”象征什么? A. 高洁 B. 战争 C. 无奈 D. 荒凉

  3. 诗中“时危道丧无才术”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忧虑 B. 无奈 C. 高洁 D. 荒凉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深情。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山居生活,与徐铉的诗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对比:

  • 徐铉的诗与杜甫的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但徐铉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的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
  • 《徐铉诗集校注》:对徐铉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