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逢许逸人》
时间: 2025-01-04 11:44: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逢许逸人
作者: 赵嘏 〔唐代〕
是非处处生尘埃,
唯君襟抱无嫌猜。
收帆依雁湓浦宿,
带雨别僧衡岳回。
芳樽稍驻落日唱,
醉袖更拂长云开。
清秋华发好相似,
却把钓竿归去来。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是非纷扰的地方,到处都是尘埃,
唯有你心胸宽广,不会心存嫌隙。
收起船帆依靠在大雁旁,准备在湓浦过夜,
带着雨水告别高山的僧人,向衡岳归去。
芳香的酒杯稍作停留,伴着落日唱歌,
醉意飘逸,更加拂动了长空的云彩。
清秋的白发与我的容颜相似,
但是我却要把钓竿收回,选择归去。
注释:
- 尘埃:比喻是非、纷扰的事情。
- 襟抱:指心胸和怀抱,形容人的气度。
- 收帆:指停泊船只,准备休息。
- 湓浦:指湓水的岸边,是长江边的一个地方。
- 衡岳:指衡山,著名的山脉。
- 芳樽:指盛酒的酒杯,芳香的酒。
- 醉袖:醉酒后衣袖轻舞,形容醉意。
- 清秋华发:形容秋天和白发,暗指年纪的增长。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衡岳,是五岳之一的衡山,象征高洁与超然。湓浦为长江边的港口,充满江南水乡的意境,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64—730),字子美,号璇璧,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及律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江边的场景,诗人游览时偶遇朋友许逸人,借此诗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在动荡的时代中,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反映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江上逢许逸人》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开篇便以“是非处处生尘埃”引入,暗示人生的纷扰与复杂,而“唯君襟抱无嫌猜”则强调了朋友的宽容与豁达。接着,诗人以“收帆依雁湓浦宿”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边图景,展现出放松与归隐的意愿。
“芳樽稍驻落日唱,醉袖更拂长云开”则描绘出一种醉意盎然的场景,酒香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最后,诗人以“清秋华发好相似,却把钓竿归去来”作结,既感慨时光流逝,也表达了归隐的决心,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深沉而不失轻松,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非处处生尘埃:指生活中的纷争和是非很多,令人心烦。
- 唯君襟抱无嫌猜:只有朋友你心胸开阔,不会对我有任何猜忌。
- 收帆依雁湓浦宿:在湓浦靠岸,准备停船过夜。
- 带雨别僧衡岳回:告别高山的僧人,带着雨水返回。
- 芳樽稍驻落日唱:在落日的余晖下,酒杯稍微停留,伴着歌声。
- 醉袖更拂长云开:醉意飘荡,衣袖轻拂,云彩也随之散开。
- 清秋华发好相似:在清秋时节,白发与我都很相似。
- 却把钓竿归去来:最终我还是选择把钓竿收回,选择归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收帆依雁”和“带雨别僧”形成对比。
- 比喻:将生活的纷扰比作“尘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意象交错: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交融,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友谊的赞美,传达了超然与宁静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 江:象征流动与变迁,代表人生的旅程。
- 雁:象征自由与归属,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酒:代表放松与享受,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钓竿:象征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归隐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衡岳”指的是哪个山?
- A. 泰山
- B. 华山
- C. 衡山
- D. 嵩山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复杂
- B. 友谊的珍贵
- C. 归隐的哲思
- D. 对自然的热爱
-
“是非处处生尘埃”中“尘埃”指什么?
- A. 物质的尘土
- B. 生活的纷争
- C. 自然的景色
- D. 心灵的宁静
答案:
- C. 衡山
- C. 归隐的哲思
- B. 生活的纷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夜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社会动乱中的忧国忧民,与赵嘏的淡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解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