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桃源忆故人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碧纱影弄东风晓。
一夜海棠开了。
枝上数声啼鸟。
妆点愁多少。
妒云恨雨腰支袅。
眉黛不忺重扫。
薄幸不来春老。
羞带宜男草。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东风里,碧纱轻轻摇曳。
一夜之间,海棠花悄然绽放。
树枝上传来几声鸟鸣,
为此增添了多少忧愁。
妒忌的云彩和恨意的雨水,都是那样柔柔地缠绕。
浓眉似乎也因愁苦而更重。
薄幸的人不再归来,春天也因此渐渐老去。
我羞愧地带着那新绿的草,满怀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纱影: 碧色的纱帘,映衬着清晨的风。
- 海棠: 一种花卉,象征着美丽和爱情。
- 妒云恨雨: 云和雨化作妒忌与怨恨的象征。
- 宜男草: 指一种草,寓意青春和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海棠”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离别和思念相关,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描写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欧阳修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通篇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开头的“碧纱影弄东风晓”描绘了一幅春晨的景象,轻柔的风中带着清新的气息,给人以宁静的美感。但随即转入“海棠开了”的细腻描写,暗示了生命的流转和时间的无情。鸟鸣声的传出,既是春天的乐音,也是思念的引子。在“妒云恨雨”中,诗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结合自然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逝去岁月的感伤。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令人感同身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纱影弄东风晓: 描绘清晨的宁静与美丽,暗含自然的轻柔。
- 一夜海棠开了: 夜间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枝上数声啼鸟: 鸟鸣声带来春意,也引出思念。
- 妆点愁多少: 自然的美丽与自身的忧愁形成对比。
- 妒云恨雨腰支袅: 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现情感的复杂。
- 眉黛不忺重扫: 眉宇之间的愁苦,内心的沉重。
- 薄幸不来春老: 失去的重要人事,春天因此显得苍老。
- 羞带宜男草: 自然的美丽与人心的惆怅相互交织。
修辞手法:
- 拟人: “妒云恨雨”赋予自然情感,增强诗的感情色彩。
- 对仗: 句式对称,增强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纱: 象征着春天的轻柔与美丽。
- 海棠: 代表青春与爱情的短暂。
- 啼鸟: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云雨: 代表情感的复杂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碧纱影弄东风晓”中的“碧纱”指的是什么?
- A) 花
- B) 纱帘
- C) 云
- D) 水
-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友谊
- C) 旅行
- D) 生死
-
“妒云恨雨”中“云”和“雨”分别象征什么?
- A) 思念和快乐
- B) 忧愁和烦恼
- C) 生命和死亡
- D) 幸福和痛苦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 李白在月光下独饮,表达孤独与自得的情怀。
- 《月夜忆舍弟》: 杜甫在月夜中思念兄弟,体现了家国情怀。
以上诗作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形成了与《桃源忆故人》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欧阳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