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李二生文赠石生先》

时间: 2025-01-19 18:05:09

先生二十年东鲁,能使鲁人皆好学。

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

大圭虽不假雕瑑,但未磨礲出圭角。

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

先生示我何矜夸,手携文编谓新作。

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

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

病眸昏浊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千年佛老贼中国,祸福依凭群党恶。

拔根掘窟期必尽,有勇无前力何荦。

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独词坚由志确。

朝廷清明天子圣,阳德汇进群阴剥。

大烹养贤有列鼎,岂久师门共藜藿。

予惭职谏未能荐,有酒且慰先生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生先》

先生二十年东鲁,能使鲁人皆好学。
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
大圭虽不假雕瑑,但未磨礲出圭角。
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
先生示我何矜夸,手携文编谓新作。
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
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
病眸昏浊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千年佛老贼中国,祸福依凭群党恶。
拔根掘窟期必尽,有勇无前力何荦。
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独词坚由志确。
朝廷清明天子圣,阳德汇进群阴剥。
大烹养贤有列鼎,岂久师门共藜藿。
予惭职谏未能荐,有酒且慰先生酌。

白话文翻译

诗的主要意思是:
先生在东鲁教书二十年,使得鲁人都热爱学习。在这段时间里,张续和李常犹如雕琢美玉,得到了真才实学。虽然大圭并没有经过精致的雕刻,但也未磨出完美的角度。二生无疑是世间的宝贵之材,怎能与先生的私人财物相提并论?先生教诲我何必自夸,手中拿着文集称这是我的新作。得了几日却未能细读,心中想要将一切杂事暂时搁置。夜归时独坐在南窗下,寒烛的微光闪烁着熠熠光辉。眼疾模糊,勉强睁开双眼,灿烂如星月,明亮而错落。言辞严谨,意图正直,内容绝非庸俗,古韵虽淡却醇香不减。千年的佛教和贼寇困扰着中华大地,祸福全由那些群党恶行所决定。若想根拔除,穴挖尽,勇气不足,力量又何能强大?可见这二子确实是可用之才,不仅在于文词坚韧,更因其志向坚定。如今朝廷清明,天子圣明,阳光德行汇聚,直面阴暗的剥削。大力提拔贤才,如同盛宴上列鼎,岂能长久与那些粗糙的食物同席?我感到惭愧,身为谏官却未能推荐有才之士,只有酒来慰藉先生的心情。

注释

  • 东鲁:指鲁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山东省一带。
  • 张续与李常:可能是指历史上具体的学者或文人,象征着优秀的才子。
  • 琢珉石:指雕琢玉石,用以比喻对人才的培养。
  • 大圭:一种古代的玉器,象征着高贵和权威。
  • 藜藿:指一种野菜,象征着粗糙和不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对比,弘扬儒家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欧阳修担任官职期间,正值北宋政治清明,贤才被重用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对张续和李常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贤明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教育、人才和政治的探讨,展现了欧阳修对学术与道德的重视。诗的开头就提到“先生二十年东鲁”,以此引出对教育的赞美,表现出教师的辛勤与成就。在描绘张续与李常两位才子的形象时,使用了“剖琢珉石得天璞”的比喻,强调了他们的才华与潜力。

诗中反复提到“二生”代表着有志之士,作者不仅对他们的文才表示认可,还特别强调了他们坚定的志向,这种志向在诗中被与朝廷的清明、天子的圣明相结合,展示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对于人才的支持。

整首诗既有对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政治的深思,富有哲理性。最后一句“有酒且慰先生酌”则是作者对朋友的关心与慰问,显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先生二十年东鲁,能使鲁人皆好学:描述老师在东鲁任教的成就。
  2. 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比喻张、李二人如同雕琢后的美玉,表现出他们的才华。
  3. 大圭虽不假雕瑑,但未磨礲出圭角:即使大圭没有经过雕刻,却未能磨出完美的角度,象征着未能充分发挥潜力的优秀人才。
  4. 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强调二人是世间的瑰宝,绝不能与老师的私财相提并论。
  5. 先生示我何矜夸,手携文编谓新作:表达作者对老师谦虚态度的感慨。
  6. 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表达作者因繁忙而未能细读新作的遗憾。
  7. 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描绘了夜晚独坐时的情景,表现出孤独与思索。
  8. 病眸昏浊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传达出眼疾的痛苦与对美好事物的感受。
  9. 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强调其作品的辞藻优雅、意图正直,古韵虽淡却醇厚。
  10. 千年佛老贼中国,祸福依凭群党恶: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11. 拔根掘窟期必尽,有勇无前力何荦:即使有勇气但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现状。
  12. 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独词坚由志确:强调这两位才子的可用之处在于其坚定的志向。
  13. 朝廷清明天子圣,阳德汇进群阴剥:描绘了朝廷清明的局面。
  14. 大烹养贤有列鼎,岂久师门共藜藿:比喻提拔贤才的盛况,强调其重要性。
  15. 予惭职谏未能荐,有酒且慰先生酌:表达了作者的惭愧与对友人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剖琢珉石得天璞”形象地表达了人才的雕琢。
  • 对仗:如“朝廷清明天子圣,阳德汇进群阴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大圭、珉石等象征着优秀的人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教育、人才的赞美及对政治清明的呼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与对贤才的渴求,强调了在良好的政治条件下,人才的价值与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鲁:象征教育的发源地。
  • 琢珉石:象征人才的培养与雕琢。
  • 寒烛:象征孤独与思考。
  • 月星:象征光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欧阳修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二生”指的是谁? A. 两位学者
    B. 两位政治家
    C. 两位诗人
    D. 两位商人

  3. “剖琢珉石得天璞”中的“天璞”比喻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真才实学
    C. 美好生活
    D. 历史文化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同样探讨人情与社会现状。
  • 《春望》 by 杜甫: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欧阳修与杜甫在诗歌中都体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但欧阳修更多地表现出对教育与人才的重视,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欧阳修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先生二十年东鲁,能使鲁人皆好学。下一句是什么

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上一句是什么

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下一句是什么

大圭虽不假雕瑑,但未磨礲出圭角。上一句是什么

大圭虽不假雕瑑,但未磨礲出圭角。下一句是什么

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上一句是什么

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下一句是什么

先生示我何矜夸,手携文编谓新作。上一句是什么

先生示我何矜夸,手携文编谓新作。下一句是什么

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上一句是什么

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下一句是什么

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上一句是什么

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下一句是什么

病眸昏浊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上一句是什么

病眸昏浊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下一句是什么

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上一句是什么

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下一句是什么

千年佛老贼中国,祸福依凭群党恶。上一句是什么

先生二十年东鲁,下一句是什么

能使鲁人皆好学。上一句是什么

能使鲁人皆好学。下一句是什么

其间张续与李常,上一句是什么

其间张续与李常,下一句是什么

剖琢珉石得天璞。上一句是什么

剖琢珉石得天璞。下一句是什么

大圭虽不假雕瑑,上一句是什么

大圭虽不假雕瑑,下一句是什么

但未磨礲出圭角。上一句是什么

但未磨礲出圭角。下一句是什么

二生固是天下宝,上一句是什么

二生固是天下宝,下一句是什么

岂与先生私褚橐。上一句是什么

岂与先生私褚橐。下一句是什么

先生示我何矜夸,上一句是什么

先生示我何矜夸,下一句是什么

手携文编谓新作。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