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曹中甫惠著色山水抺胸》
时间: 2025-01-19 15:51: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曹中甫惠著色山水抺胸
作者: 陈克〔宋代〕
曹郎富天巧,发思绮纨间。
规模宝月团,浅淡分眉山。
丹青缀锦树,金碧罗烟鬟。
炉峰香自涌,楚云杳难攀。
政宜林下风,妙想非人寰。
飘萧河官步,罗抺陵九关。
我家老孟光,刻画非妖娴。
绣凤褐颠倒,锦鲸弃榛菅。
忍将漫汗泽,败此脩连娟。
缄藏寄书篆,晓梦生斓斑。
白话文翻译:
曹郎拥有天赋的才华,灵感如同在华丽的丝绸间闪现。
他的作品如同宝月般圆满,轻柔地描绘出山的轮廓。
用丹青绘制缀满锦绣的树木,金色和碧色交错出如烟的发髻。
炉火的香气自峰顶涌出,楚地的云彩却难以攀登。
此时的政事适宜于林间的清风,奇妙的构思不是人间所能拥有的。
微风飘荡,河边的官员缓步而行,抹胸在九关之间轻舞。
我家老孟光,画技超凡,非同寻常。
绣凤的颜色奇妙变幻,锦鲸则被弃置在野草丛中。
忍耐着漫长的汗水,难以忍受这修长的美丽被败坏。
将信件藏在书篆中,晨梦中绽放出斑斓的色彩。
注释:
- 曹郎:指的是曹植,古代著名的才子,诗人。
- 绮纨:华丽的丝绸,代表着美好的事物。
- 规模:此处指作品的气势和范围。
- 丹青:绘画的颜料,象征绘画艺术。
- 炉峰:指山峰,此处有香气涌出。
- 楚云:指楚地的云彩,象征高远而不可及的境界。
- 老孟光:指古代著名画家,寓意技艺高超。
- 绣凤、锦鲸:象征华丽的艺术作品,代表了美与精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宋代诗人,常以山水、风景为题材,善于描绘自然之美,作品中常蕴含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对艺术的追求愈加趋向细腻与情感化,诗人与曹植的艺术成就共鸣,表达对艺术与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曹植的才华为引子,赞美了山水的美丽和艺术的魅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向往。诗中多处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了陈克出色的艺术修养与细腻的观察力。
在首句中,“曹郎富天巧”便直接提及了诗人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描写则愈加细腻而富有画面感,展示了山水的静谧与优雅。通过“丹青缀锦树,金碧罗烟鬟”的意象,读者仿佛能看到色彩斑斓的画面,感受到自然之美与艺术的结合。
诗中提到的“楚云杳难攀”,不仅暗喻了艺术的高远与难以企及,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而“飘萧河官步,罗抺陵九关”则描绘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中的洒脱与不羁。
通过对老孟光的提及,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艺术创作离不开高超的技艺与灵感,而后面几句则流露出对艺术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对艺术、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诗意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曹郎富天巧:指曹植才华出众。
- 发思绮纨间:灵感在美丽的世界中闪现。
- 规模宝月团:他的作品如同圆满的月亮。
- 浅淡分眉山:描绘山的轮廓,轻柔而细腻。
- 丹青缀锦树:用绘画描绘出华美的树木。
- 金碧罗烟鬟:交错的金色与碧色,似烟雾般轻盈。
- 炉峰香自涌:香气自山峰涌出,自然的芬芳。
- 楚云杳难攀:高远的云彩难以触及,象征理想。
- 政宜林下风:政治要顺应自然和谐的风气。
- 妙想非人寰:奇思妙想超越了人间的常规。
- 飘萧河官步:描绘官员在河边轻松的步伐。
- 罗抺陵九关:抹胸在险峻的九关之间轻舞。
- 我家老孟光:提及技艺高超的老孟光。
- 刻画非妖娴:表示老孟光的画技非凡。
- 绣凤褐颠倒:绣出的凤的颜色奇妙多变。
- 锦鲸弃榛菅:美丽的鲸鱼被遗弃在野草中。
- 忍将漫汗泽:忍受流汗的辛苦。
- 败此脩连娟:美丽的事物被辜负。
- 缄藏寄书篆:把信件藏在书篆中。
- 晓梦生斓斑:晨梦中绽放出斑斓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青缀锦树”比喻绘画的华美。
- 对仗:全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香气、云彩赋予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与艺术创作的热爱,流露出对理想与高远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丹青:象征艺术与创造力。
- 香气:象征自然的芬芳与灵气。
- 云彩: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郎指的是哪位古代诗人?
- A. 李白
- B. 曹植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丹青”代表什么?
- A. 颜色
- B. 绘画艺术
- C. 自然景观
-
“楚云杳难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渴望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陈克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