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正平从谏掾乞画凭肩美人扇子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4 04:07:38

难陀已幻登伽女,童子犹参苏密多。

正士逡巡不应受,可能分供病维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难陀已幻登伽女,
童子犹参苏密多。
正士逡巡不应受,
可能分供病维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如同难陀(即天女)般的幻影,令人难以捉摸;而年轻的男子仍在苏密多的教诲中徘徊。正直的人犹豫不决,似乎不愿接受诱惑,可能是为了追求维摩诘的清净。

注释

  • 难陀:指天女,出自佛教经典,象征美丽与幻影。
  • 登伽女:同样指代美丽的女子,可能是指某种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 童子:年轻男子,可能指代求道者或修行者。
  • 苏密多:是佛教中的人物,可能指涉某种教义或思想。
  • 正士:正直的人,或有道德修养的人。
  • 逡巡:犹豫不决,反复思考。
  • 维摩: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象征超脱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他的诗作常常蕴含佛教哲学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美人和修行者的对比,反映出对人生选择与内心追求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美丽与世俗诱惑时的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美丽的女子如同幻影般的存在,象征着世俗的诱惑和瞬息万变的美好。而“正士逡巡不应受”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佛教的精神,将世俗与超脱的主题巧妙结合,展现了对人性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这种层次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与深邃,给读者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难陀已幻登伽女:通过“难陀”与“登伽女”的意象,诗人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女子形象,强调了美的不可捉摸。
  2. 童子犹参苏密多:年轻男子仍在追随苏密多的教诲,暗示着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迷惘。
  3. 正士逡巡不应受:正直的人在面对诱惑时,表现出犹豫与不决,反映出人们在道德与欲望之间的挣扎。
  4. 可能分供病维摩:提到维摩诘,暗示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作“难陀”,强调她的美丽与虚幻。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意象分析

  • 难陀:象征着诱人的幻影,暗示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 正士:代表着道德与理性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在诱惑面前的沉思。
  • 维摩: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宁静,暗示修行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难陀”指代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一种花
    • C. 一种动物
  2. “正士逡巡”中的“逡巡”是什么意思?

    • A. 决定
    • B. 犹豫
    • C. 追求
  3. 维摩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诱惑
    • B. 内心的宁静
    • C. 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克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而李白则表达出一种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取向上各具特色,但都反映出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