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8 22:36:06

善权石状说不尽,怪怪奇奇惊倒人。

大屋脩廊岩下路,凄风冷雨洞中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善权石状说不尽,怪怪奇奇惊倒人。
大屋脩廊岩下路,凄风冷雨洞中春。

白话文翻译:

这奇特的石头形状无法用语言表达,真的让人惊叹不已。
在那大屋脩廊的岩石下,有一条路,虽然春天已至,却仍然感受到凄冷的风雨。

注释:

  • 善权: 地名,指张公善权一带的山洞。
  • 石状: 石头的形状。
  • 怪怪奇奇: 形容事物非常奇特、异样。
  • 大屋脩廊: 指的是高大的建筑和长长的走廊。
  • 凄风冷雨: 形容天气的寒冷和阴冷,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洞中春: 指洞内的春天,反差于外面的寒冷。

典故解析:

张公善权是历史上著名的道教人物,传说他的洞府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灵气,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游玩。诗中提到的“凄风冷雨”,似乎暗示着自然的无情和人心的孤寂,这与古代隐士的生活理想相呼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固,号人觉,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常以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作品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曾几游览张公善权一带,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奇特景象的惊叹与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公善权的神秘石景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奇特与深邃。开头两句“善权石状说不尽,怪怪奇奇惊倒人”用“说不尽”表现了对自然景象的难以言喻,形容石头的奇异形状令人叹为观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惊叹。接下来的“大屋脩廊岩下路”,则引入了人类建筑与自然的结合,暗示了人类活动的存在,但在这样的奇特景象中,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凄风冷雨洞中春”,以对比手法勾勒出春天的温暖与洞外的凄冷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在奇石的描绘中,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元素,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人世间冷暖的感慨,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善权的石头形状奇特,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给人一种惊叹的感觉。
    • 第二联:在高大的岩石下有一条路,尽管是春天,却感受到凄冷的风雨,暗示着自然的冷酷和人心的孤寂。
  • 修辞手法:

    • 比喻: “善权石状”比喻自然景观的独特性。
    • 对比: “凄风冷雨”与“洞中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世事变化的思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

意象分析:

  • 善权石: 象征着自然的奇特和不可思议。
  • 大屋脩廊: 代表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结合。
  • 凄风冷雨: 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孤独。
  • 洞中春: 表达了内心渴望温暖与宁静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善权石状说不尽”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石头很普通
    B. 石头形状奇特
    C. 石头无法触摸

  2. 诗中提到的“洞中春”与“凄风冷雨”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A. 冷与热
    B. 明与暗
    C. 温暖与寒冷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 其四》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表现宁静的田园生活,而曾几的诗则强调了自然的奇特与人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