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昆山李宰觅石》
时间: 2025-01-14 14:3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昆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
山祇用功深,刓画岁时久。
峥嵘出峰峦,空洞开户牖。
几书通置邮,一片未入手。
即今制锦人,在昔伐木友。
尝蒙委绣段,尚阙报琼玖。
奈何不厚颜,尤物更乞取。
但怀相知心,岂惮一开口。
指挥为幽寻,包裹付下走。
散帙列岫窗,摩挲慰衰朽。
白话文翻译:
昆山上定有飞来的美玉,这是山的全部财富。
山灵用心良苦,雕刻岁月已久。
峥嵘的山峰高耸,空洞的山洞像是开着窗户。
我写了几封信寄出,但一直未能收到回信。
如今制锦的人,曾是昔日伐木的朋友。
曾经恳请他绣一些段子,至今却未能报答他的美好。
可惜我并不厚颜无耻,反而更加乞求珍贵的东西。
但我心中怀有相知之情,何必在意开口一言。
我指挥他幽幽寻觅,将包裹交给他,寄去远方。
把散落的书卷放在窗前,轻轻抚摸以慰衰老。
注释:
- 昆山:指中国江苏省的昆山,盛产美玉。
- 美玉:象征珍贵的东西,暗指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山祇:山神,指自然的灵性和力量。
- 刓画:雕刻和描绘,表现出自然的精致。
- 峥嵘:形容山峰的高耸、雄伟。
- 通置邮:指通过邮递的方式传递书信。
- 制锦:制作绸缎的人,可能暗指工匠或艺术家。
- 绣段:刺绣的布料,代表传统的工艺与美好情感。
- 奈何:无奈,表示对现状的无奈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美,号南塘,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主要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曾几寄情于昆山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昆山的美丽与诗人对友人情谊的期盼,体现了古人在自然与人情之间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昆山的美丽与自然的精雕细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友情的向往与珍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昆山的美丽,暗示着自然的恩惠与人类的感悟。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山的描写,传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诗中提到的“几书通置邮”,显示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疏远感,而“未入手”的失落感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渴望。他通过对昔日友人的追忆,展现了对友情的重视,也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视。
最后,诗人以“散帙列岫窗,摩挲慰衰朽”作结,展现了他对于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诗的情感由此升华,既有对友谊的眷恋,也有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昆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昆山是美玉的来源,象征着自然的富饶。
- 山祇用功深,刓画岁时久:山灵的辛勤雕琢,展现出自然的恒久魅力。
- 峥嵘出峰峦,空洞开户牖:高耸的山峰与山洞的开阔,象征着自然的壮观与深邃。
- 几书通置邮,一片未入手:虽有书信寄出,却无回音,表达了思念的孤寂。
- 即今制锦人,在昔伐木友:曾经的友人,如今身份转换,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变迁。
- 尝蒙委绣段,尚阙报琼玖:对往日情谊的回忆与歉意,表现出人情的复杂。
- 奈何不厚颜,尤物更乞取:诗人以谦虚的态度请求友人的帮助,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 但怀相知心,岂惮一开口: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友情的渴望,勇于表达感情。
- 指挥为幽寻,包裹付下走:寄托情感的方式,象征着友谊的延续。
- 散帙列岫窗,摩挲慰衰朽: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生活的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昆山比喻为美玉,强调其珍贵。
- 拟人:以“山祇”来表现自然的灵性与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惜与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昆山的美丽,表达了对友情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富饶。
- 美玉:代表珍贵的友情与情感。
- 峥嵘:象征着高耸的理想与追求。
- 书信: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昆山”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富饶
B. 人际关系
C. 时间流逝 -
诗人对昔日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疏远
B. 怀念与歉意
C. 漠不关心 -
诗的最后一句“摩挲慰衰朽”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友情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曾几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感悟。李白的诗以豪放而著称,而曾几的诗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柔和,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年谱》
- 《唐宋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