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06 10:54:06

陌上濛濛残絮飞。

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

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晏几道 〔宋代〕
陌上濛濛残絮飞,
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
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
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
曼倩天涯犹未归。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路边轻薄的残絮在空中飘舞,杜鹃花中杜鹃声声悲鸣。年末之际,心中却充满对往事的惆怅,怨恨月光和愁苦的烟雾,这些情感又是为谁而生呢?细雨轻轻,晨风微微,站在楼上,仿佛感觉到衣襟也被泪水浸湿。故乡的花已经凋谢三遍,而心爱的曼倩却仍在天涯,未能归来。


注释:

  • 陌上:指田间小路。
  • 濛濛:形容轻薄的样子,形容絮状物在空中飘飞。
  • 杜鹃:一种鸟,啼叫声悲鸣,常与离别、思念相关。
  • 怨月愁烟:指对月亮的怨恨和对愁苦的感慨。
  • 曼倩:指心爱的女子或朋友,表现出对她的思念。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离别和思念,诗人通过杜鹃声表达了自己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字叔原,号容斋,北宋著名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1075年,卒于1138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词人晚年,时局动荡,个人境遇多舛,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典型的婉约风格的词作,诗中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以及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用“陌上濛濛残絮飞”描绘出一幅温柔而哀伤的图景,轻盈的残絮与杜鹃的悲鸣,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愁苦的氛围。接着,诗人抒发对年末归去无望的惆怅,诗中“怨月愁烟”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与无助感。

在“梅雨细,晓风微”的描写中,细雨和晨风的轻柔给人一种细腻的触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会。最后,词人回忆故乡的花谢三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无奈,而“曼倩天涯犹未归”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深情牵挂。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缠绵,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读者在优美的字句中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陌上濛濛残絮飞:在小路上,轻薄的残絮在空中飘荡。
  2. 杜鹃花里杜鹃啼:杜鹃花中传来杜鹃的悲鸣,暗示了离别的哀伤。
  3. 年年底事不归去:年末时分,往事无法回归,感到惆怅。
  4. 怨月愁烟长为谁:对月亮的怨恨与对愁苦的思考,这些情感又是为谁而生?
  5. 梅雨细,晓风微:细雨轻轻,晨风轻柔,营造出一种清新却又忧伤的气氛。
  6. 倚楼人听欲沾衣:倚靠在楼上,仿佛听到泪水浸湿衣衫。
  7. 故园三度群花谢:故乡的花已经凋谢三遍,象征时间的流逝。
  8. 曼倩天涯犹未归:心爱的曼倩仍在远方未能归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表达的感情。
  • 拟人:杜鹃鸟的啼鸣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离别的哀伤。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使得词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投射出自己的情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絮:象征过去的美好与无奈。
  • 杜鹃:离别与思念的象征。
  • 梅雨、晓风:自然的细腻与柔和,表现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情感。
  • 故园:代表了家乡和对旧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杜鹃”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离别 C. 繁荣

  2. “年年底事不归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惆怅 C. 怀念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喜悦 B. 思念 C.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晏几道的《鹧鸪天》更注重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个人的思念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