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题
柴门数顷秋,半日为迟留。
老骥厌伏枥,饥鹰思下韝。
野桥危欲断,山雨落还收。
何许丹青手,端能写此愁。
白话文翻译
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在柴门前的环境中,时间似乎停滞不前,老马厌倦了在马厩中呆着,饥饿的鹰渴望飞下去捕猎。野外的桥要断了,山中的雨在落下又随即停止。究竟是哪个画家,能够把这样的愁苦写出来呢?
注释
- 柴门:指的是用柴草搭建的门,简单朴素,代表乡村的生活。
- 数顷秋:数顷指面积不大的地方,秋天的气息弥漫。
- 老骥:指年老的马,借指年长的人。
- 伏枥:伏在马槽里,形容老马被圈养而无所作为。
- 饥鹰:指饥饿的鹰,象征着渴望自由和猎物的心情。
- 野桥:指乡野的桥,象征着自然环境的脆弱。
- 丹青手:指画家,尤其是善于用丹青(颜料)绘画的人。
典故解析
- “老骥”出自《汉书·李广传》,意为虽老但仍有志向。
- “饥鹰思下韝”中的“韝”指的是猎物,表达了渴望自由和生存的强烈欲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国破家亡之际,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无奈与忧愁,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陆游的《再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对逝去青春的感叹。诗中“老骥厌伏枥,饥鹰思下韝”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自由的渴望。老马与饥鹰的意象,分别代表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
诗的最后一句“何许丹青手,端能写此愁”将诗人对愁苦的深刻感受与艺术形式结合,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艺术来倾诉内心的情感,揭示出诗歌的本质即是对情感的真实表达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柴门数顷秋:通过描写秋天的柴门,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略显萧条的氛围。
- 半日为迟留:时间的缓慢流逝,使得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无所事事的情绪。
- 老骥厌伏枥:老马厌倦了圈养的生活,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
- 饥鹰思下韝:饥饿的鹰渴望捕猎,表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与对未来的期盼。
- 野桥危欲断:描绘了大自然的脆弱,暗示着生活的不确定性。
- 山雨落还收:山中的雨水来去匆匆,象征着生活的变幻无常。
- 何许丹青手:诗人对艺术的思考,反映出他对抒发情感的渴望。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老骥”与“饥鹰”),拟人(“桥欲断”),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呈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柴门: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质朴。
- 老骥:象征着衰老与无奈,寄托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饥鹰:象征着渴望与自由,反映了生命的力量。
- 野桥与山雨:呈现出自然的无常与生活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再题》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诗中“老骥”象征什么?
- A. 年轻的生命
- B. 年老的无奈与渴望
- C. 自由的追求
- D. 乡村的宁静
-
“何许丹青手”中“丹青”指的是什么?
- A. 书法
- B. 颜料
- C. 音乐
- D. 舞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游的《再题》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忧愁与思考,后者则强调对生活的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