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时间: 2025-01-08 22:02:38

月堕觚棱寒鹊起。

露拭秋空清似水。

西风昨起过江南,红叶黄芜三四里。

香莼先近幽人齿。

断杵偏来征客耳。

沧洲无路迷将归,□叠楚山□梦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堕觚棱寒鹊起。露拭秋空清似水。西风昨起过江南,红叶黄芜三四里。香莼先近幽人齿。断杵偏来征客耳。沧洲无路迷将归,叠楚山梦里。


白话文翻译:

月光在杯边悄然滑落,寒鸦在这时飞起。露水轻拭,秋空清澈如水。西风昨日已吹过江南,红叶与黄芜在眼前三四里之间。香莼的味道逐渐接近幽静的人的牙齿。断杵的声音传来,似乎是征途上的客人耳旁所闻。沧洲无路,让人迷失归途,叠楚山的梦境里。


注释:

  • 觚棱:杯的边缘,古代盛酒器具。
  • 寒鹊:寒鸦,指一种鸟。
  • 香莼:一种水生植物,味美,可以食用。
  • 断杵:杵,指的是捣东西的工具,断杵声可能暗示着孤独或离别。
  • 沧洲:指广阔的水域,常用来形容难以归途。

典故解析:

  • 江南:指中国南方水乡,常被描绘为美丽、柔情的地方。
  • 楚山:楚地的山,暗示着作者的乡愁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仇远,字惟恭,号东篱,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常以清丽见长,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天,正值红叶飘落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令》是仇远描绘秋日情景的佳作,透过自然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的“月堕觚棱寒鹊起”便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月光与寒鸦的细腻描写,瞬间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视线转向大自然的变化,“西风昨起过江南,红叶黄芜三四里”描绘了秋天的到来以及景色的变迁,色彩的对比与景象的层次感,生动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尤其是“香莼先近幽人齿”,更是通过食物的意象,暗示了人际间的温暖与联系,尽显人情味。

最后两句“沧洲无路迷将归,叠楚山梦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迷失与无路的意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愁苦,仿佛在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道路的迷茫。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回荡着浓厚的诗情画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堕觚棱寒鹊起:月光悄然滑落在杯边,寒鸦飞起,暗示夜的降临,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2. 露拭秋空清似水:清晨的露水拭去,秋天的天空如水般清澈,展现出自然的宁静和纯净。
  3. 西风昨起过江南:西风已于昨夜吹过江南,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4. 红叶黄芜三四里:红叶与黄芜交错,描绘出秋天的景色,多彩的自然让人感受到季节的美丽。
  5. 香莼先近幽人齿:香莼的味道渗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6. 断杵偏来征客耳:杵声传来,似乎是征途上的孤独旅人,暗示生活的孤独与离别。
  7. 沧洲无路迷将归:沧洲无路,表达了迷失感与归属感的缺失,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迷茫。
  8. 叠楚山梦里:梦中的楚山,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令人感到深深的乡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空清似水”,用水来比喻天空的清澈。
  • 拟人:寒鹊的飞起,赋予了鸟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音韵上也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念。
  • 寒鹊:代表秋天的到来,带有忧伤的情感。
  • 香莼: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
  • 沧洲:象征着迷茫与无路可归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鹊”指的是哪种鸟? A. 喜鹊
    B. 乌鸦
    C. 寒鸦
    D. 燕子

  2. “西风昨起过江南”中提到的“江南”通常指的是哪部分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3. 诗中“香莼”象征什么? A. 离别
    B. 亲近
    C. 孤独
    D. 忧伤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木兰花令》都涉及思乡之情,但前者更加直接,后者则通过自然描写来渲染情感。

在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都通过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反映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悠久传统与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美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