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邑簿阮杏山解任》
时间: 2025-01-19 20:05: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邑簿阮杏山解任
作者:陈著 〔宋代〕
杏山高高压群山,山灵发秀生凤鸾。
便应骞腾梧桐表,胡为回翔枳棘閒。
谁知异物非凡翼,志在远大须培植。
固非燕雀所能知,正恐鸿鹄亦未识。
去年桂子香中晴,五彩颺下民欢迎。
雝雝仁气才鼓荡,今春已趣云霄程。
清水一壶留矮屋,顺风万里送行色。
内将搅辉仪周行,外将和鸣福万国。
老夫耄矣阻攀行,一诗寄意无他肠。
愿言双旌导前路,飞致凤花开处是桐乡。
白话文翻译
杏山高耸入云,远比群山更为壮丽,山中的灵气生出凰凤。
它应该像梧桐一样展翅高飞,何必在枳棘丛中闲逛呢?
谁能知道这异样的生物并非普通的翅膀,志向远大需要培养。
燕雀是无法理解的,甚至连鸿鹄也未必能识得。
去年桂花香气弥漫,五彩缤纷的场面吸引了百姓的欢迎。
温暖的仁德之气在空中回荡,如今春天已然踏上云霄的旅程。
清水一壶在矮屋里留存,顺风送你万里行色。
内心将辉煌与仪态搅和,外面将和鸣带来万国的福气。
我已年迈,不能再攀行,只能用这首诗寄托我的心意。
愿以双旗指引前路,飞向凤花盛开的桐乡。
注释
- 杏山:指阮杏山,诗中的主角。
- 骞腾:高飞。
- 胡为:何必,为什么。
- 异物:非常的生物,指阮杏山的卓越。
- 培植:培育,发展。
- 燕雀:比喻目光短浅的人。
- 鸿鹄:指志向远大的鸟,常用来比喻有志之士。
- 桂子:指桂花,常象征美好时光。
- 雝雝: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
- 清水一壶:象征简朴的生活。
- 双旌:双旗,象征指引方向。
典故解析
- 凤与凰:传统文化中凤凰象征着美好和谐的夫妻。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庄子》,用以比喻目光狭隘的人无法理解有远大志向的人的追求。
- 五彩:象征繁荣与多彩的人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常蕴含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阮杏山解任,意味着他即将离开这个地方,诗人借此抒发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寄托了对理想与未来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阮杏山的高远志向与诗人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与祝福。诗中以“杏山”象征志向高远,以“凤凰”喻指优秀的人才,表达了对阮杏山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开篇的“杏山高高压群山”直观地展示了阮杏山的卓越,紧接着用“便应骞腾梧桐表,胡为回翔枳棘閒”来反衬他的高远志向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结尾“愿言双旌导前路,飞致凤花开处是桐乡”更是将祝福与理想融合,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杏山高高压群山:阮杏山的才华与抱负高于他人。
- 山灵发秀生凤鸾:自然的灵气孕育出卓越之人。
- 便应骞腾梧桐表:他应该高飞,如同梧桐鸟一般。
- 胡为回翔枳棘閒:为何要在低处徘徊呢?
- 谁知异物非凡翼:谁能理解他的非凡志向。
- 志在远大须培植:追求伟大需要不断培养。
- 固非燕雀所能知:短视者无法理解。
- 正恐鸿鹄亦未识:连有志之士也可能不明白。
- 去年桂子香中晴:去年桂花盛开,气氛欢快。
- 五彩颺下民欢迎:五彩缤纷的景象吸引了百姓。
- 雝雝仁气才鼓荡:仁德之气在空中回荡。
- 今春已趣云霄程:春天来临,已然向高处发展。
- 清水一壶留矮屋:简单的生活仍在。
- 顺风万里送行色:祝愿他顺风万里。
- 内将搅辉仪周行:内心的辉煌与仪态。
- 外将和鸣福万国:外部带来和谐与福气。
- 老夫耄矣阻攀行:我已年老,无法再攀登。
- 一诗寄意无他肠:用诗寄托我的情感。
- 愿言双旌导前路:希望用双旗指引未来。
- 飞致凤花开处是桐乡:飞向理想的地方。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异物”比喻阮杏山的非凡。
- 拟人:将“仁气”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内将搅辉仪周行,外将和鸣福万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志向远大的人的赞美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惋惜。诗人希望阮杏山能高飞远去,并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意象分析
- 杏山:象征高远的理想。
- 凤与凰:象征和谐美好的愿望。
- 清水:象征简单纯朴的生活。
- 双旌:象征引导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杏山高高压群山”意为: A. 杏山的气候好
B. 杏山的高度比其他山高
C. 杏山的灵气强大 -
“谁知异物非凡翼”中“异物”指的是: A. 普通的鸟
B. 阮杏山
C. 其他的山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A. 祝福与惋惜
B. 不满与怨恨
C. 疑惑与不解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阮籍《咏怀诗》:同样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阮籍的作品更显忧郁与沉重。
- 王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之作,但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哲理思考,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