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作者: 杨万里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夏至时分雨后,西山已经被暗影笼罩,只有东山仍然闪烁着一抹光亮。雨后,山色在光线的变化中显得五光十色,时而呈现出黄色,时而又显现紫色,忽然间又变成全青。
注释:
- 西山:指西边的山,诗中用作环境背景。
- 金钲:形容夕阳的光辉,像金色的钹,暗指西山的日落。
- 东山:指东边的山,与西山形成对比。
- 片子时间:形容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 乍黄乍紫忽全青:形容山色在光线变化下的多样性,色彩变幻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80-1235),字廷秀,号阮庐,南宋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诗。生于一个书香世家,早年生活拮据,后历任官职。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至时节,雨后初晴,诗人与友人陈履常在溪边漫步,借景抒怀,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山水的生动景象。在西山暗淡的映衬下,东山的微光显得格外明亮,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景色的层次感。诗人用“片子时间”来形容光影变幻,体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在色彩的描绘上,诗人通过“乍黄乍紫忽全青”将山色的多样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夏季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象,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山已暗隔金钲”:西山已被暗影覆盖,夕阳的金色光辉无法照耀。
- “犹照东山一抹明”:但东山依然被一丝光亮照耀,呈现出美丽的景象。
- “片子时间弄山色”:短暂的时间让山色显得多变。
- “乍黄乍紫忽全青”:山色忽而呈现黄色,忽而呈现紫色,转瞬之间又变为青色。
-
修辞手法:
- 对比:西山与东山的光暗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比喻:用“金钲”比喻夕阳的光辉,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片子时间弄山色”使时间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雨后山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瞬息万变的感悟,反映了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安静与沉稳。
- 东山:象征希望与光明。
- 光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色彩变化:象征自然的多样性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西山的状态是怎样的? A. 明亮 B. 暗淡 C. 青翠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乍黄乍紫忽全青”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风景的静谧 B. 山色的变化 C. 天空的颜色 答案:B
-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山水诗,杨万里的作品更强调色彩的变化与瞬息万变的景象,而王维则更多表现静谧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