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仲实官郡学任满归余姚》

时间: 2024-09-19 21:57:38

手分教雨□邻庠,咫尺何分明越乡。

一正不为崖壁异,三年相与藻芹香。

梅花时节催行色,藜焰风流要当行。

应有青云扶健翼,摩挲老眼看翱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仲实官郡学任满归余姚
作者: 陈著 〔宋代〕

手分教雨邻庠,咫尺何分明越乡。
一正不为崖壁异,三年相与藻芹香。
梅花时节催行色,藜焰风流要当行。
应有青云扶健翼,摩挲老眼看翱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送别朋友李仲实的情景。雨中的邻校相隔不远,何必在乎那点距离,明白的越乡就在眼前。虽说地理隔阂不同,但我们三年间的友谊如同水草一样清香。梅花盛开的季节催促着行色匆匆,藜草的炊烟也让人心生向往。你应当有青云在背,振翅高飞,老眼也会随着你的翱翔而眺望。


注释:

  • 教雨:指的是教育的雨露,寓意知识的滋润。
  • 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 崖壁异:指地理上的差异。
  • 藻芹香:比喻友谊的芬芳。
  • 梅花时节:指梅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着春天和新的开始。
  • 青云扶健翼:比喻对前途的美好祝愿和支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个性。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仲实任满归乡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与美好的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表现了作者与李仲实之间深厚的友情。诗的开头以“手分教雨邻庠”引入,展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同时也凸显了邻近的关系。接着,“咫尺何分明越乡”一句,虽有距离却心意相通,暗示着友情超越地理的界限。后面的“梅花时节催行色”,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的开始,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教育、自然与友情,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青云扶健翼”的意象,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祝愿,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诗中流露出的淡淡伤感与美好祝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立体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手分教雨邻庠”:以“手分”暗示了教育的传播,如雨露滋润他人。
    2. “咫尺何分明越乡”:强调距离的微不足道,心灵的相通才是最重要的。
    3. “一正不为崖壁异”:表达友情不因地理差异而改变。
    4. “三年相与藻芹香”:三年的友谊如诗中水草般清香,富有生机。
    5. “梅花时节催行色”:春天的梅花象征新的开始,催促离别的情感。
    6. “藜焰风流要当行”:藜草的炊烟象征着温暖的生活气息。
    7. “应有青云扶健翼”:美好祝愿,期望朋友能够展翅高飞。
    8. “摩挲老眼看翱翔”:老眼看着年轻朋友的飞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云”和“翅膀”比喻理想与抱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毅与纯洁,代表春天的到来与新生。
  • 青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抱负。
  • 藜焰:体现了温暖的人际关系与生活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著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咫尺何分明越乡”中的“咫尺”指的是什么? a) 距离很远
    b) 距离很近
    c) 时间很长
    d) 时间很短

  3. 诗中提到的“梅花时节”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答案

  1. b) 宋代
  2. b) 距离很近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友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感伤与祝愿,但更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分离的痛苦。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情感更为细腻流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