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其一 次韵戴时芳》
时间: 2024-09-19 21:57: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其一 次韵戴时芳
作者: 陈著 〔宋代〕
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
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
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白话文翻译:
在钱塘江上潮水来来去去,花开花落的六桥路上。
三竺寺和三茅寺的钟声在晨晓和黄昏中回荡。曾经的梦境,如今成为故国的追忆,让人不忍回头。
谁能像我一样愁苦?平地上的波涛夹杂着风雨。
往日的悲伤都有凭据。月光下的厅堂中嬉笑,夕阳下的亭子里闲聊,却无人能理解我的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潮来去:潮水的涨落,暗示时光的流逝。
- 六桥路:指的是钱塘江上的六座桥。
- 三竺三茅:指代三竺寺和三茅寺,都是著名的寺庙。
- 不忍回头:形容对过去的怀念与不舍。
典故解析:
- 钱塘江:是中国著名的江河,代表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 三竺寺与三茅寺:这两座寺庙在历史上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常被文人墨客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擅长律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融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 其一》通过描绘钱塘江的潮来潮去和花开花落,表现出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六桥路”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代表着人生的旅程。三竺三茅的钟声在晨昏之间回荡,强调了时间的轮回与无常。诗人在回忆当年的梦境时,展现出对故国的深情,但又因经历岁月而感到不忍回头的痛苦,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显深邃。
“他谁做得愁如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愁苦的无奈与孤独感,平地的波涛与风雨则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的影响。最后,诗人在月光与夕阳的交替中,自觉悲伤无人理解,传达出一种无助与孤独的情绪。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钱塘江上潮来去:描绘了潮水的涨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花落花开六桥路:花开花落与六座桥的呼应,反映出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三竺三茅钟晓暮:钟声在晨昏呼应,带出安静的思考。
- 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 他谁做得愁如许:诗人对自身愁苦的疑问,表现内心孤独。
- 平地波涛挟风雨:外界的动荡与内心的波动相结合。
- 往事凄凄都有据:对过往的清晰记忆,增添伤感。
- 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描绘表面欢乐与内心孤独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潮水比作时光,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花落花开”,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往事拟人化,加深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人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潮水: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花:代表青春与美好。
- 钟声: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回响。
- 波涛:内心的动荡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玉案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著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六桥路”指的是?
A. 六座桥的风景
B. 诗人的故乡
C. 花开花落的地方 -
“他谁做得愁如许”中的“他”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不特定的人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诗词对比:
对比陈著的《青玉案 其一》和柳永的《雨霖铃》,两者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但陈著更加强调个体的孤独感,而柳永则更多表现出对离别的伤感与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