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
白话文翻译:
石榴花和粟米在这个时节显得格外新鲜,今天哪一家没有酒杯相伴呢?可笑的是那些江湖上的游子,因为风浪的阻隔,却带着艾草和蒿草来到富贵人家。
注释:
- 榴花:指石榴花,象征端午节的到来。
- 角黍:指新收的粟米,端午节时人们会吃粽子。
- 酒樽:酒杯,象征庆祝节日的饮酒习俗。
- 江湖:指游荡在外的游子,象征着漂泊与离愁。
- 蒿艾:端午节时用来驱邪的植物,象征节日的传统习俗。
- 朱门:富贵人家的门,象征着世俗的富贵和荣耀。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蒿艾”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用艾草、蒿草来驱邪避祟的文化背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梦得,号复古,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节令民俗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诗人以节日为背景,反映了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诗歌鉴赏:
《扬州端午呈赵帅》这首诗以端午节为主题,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清晰的情感表达。诗的开头描绘了节日的氛围,石榴花和新粟米象征着丰收与喜庆,展现了节日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今日谁家不酒樽”,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热闹氛围,酒杯相伴,意味着人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欢聚一堂,享受团圆的快乐。
然而,诗的转折在“堪笑江湖阻风客”,这里诗人以游子的身份,表达了对江湖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苦涩。尽管节日欢庆,游子却无法与家人团聚,只能带着艾草、蒿草上门拜访,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节日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对比,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游子的孤寂,反映了人们在欢庆与思念之间的复杂情感,具有深刻的社会和人文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榴花角黍斗时新:描绘了端午时节,石榴花和新收的粟米象征着节日的到来。
- 今日谁家不酒樽:反映节日的热闹,每家每户都在庆祝,饮酒作乐。
- 堪笑江湖阻风客:游子因江湖漂泊而感到无奈与苦涩,形成对比。
- 却随蒿艾上朱门:游子只能带着传统的艾草上富贵人家拜访,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手法,节日的欢庆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意象鲜明,如“榴花”、“酒樽”等,增强了节日的气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节日的欢庆与游子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游子命运的感慨,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之际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榴花:象征着节日的生机与热闹。
- 角黍:代表丰收,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 酒樽:象征着庆祝与团聚。
- 蒿艾:代表着传统习俗和寄托的思念。
- 朱门:象征着富贵和繁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榴花”和“角黍”分别象征什么?
- A. 孤独与思念
- B. 节日的欢庆与丰收
- C. 游子与故乡
-
诗中的“江湖阻风客”主要指代什么?
- A. 游子
- B. 富贵人家
- C. 节日的庆祝者
-
在诗中,游子带着什么植物上朱门?
- A. 桃花
- B. 蒿草与艾草
- C. 柳枝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游子的思乡之情,展现了人在节日时的孤独与渴望。
- 《静夜思》:通过月夜的静谧,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有对故乡的深切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端午节的文化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