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董叔宏山中有感》

时间: 2025-01-19 16:51:39

山中行乐处,百感上心来。

宿雾扫不去,好风吹自开。

岩花新得句,野水莫添杯。

不尽登临兴,扁舟棹月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董叔宏山中有感
山中行乐处,百感上心来。
宿雾扫不去,好风吹自开。
岩花新得句,野水莫添杯。
不尽登临兴,扁舟棹月回。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游玩时,各种感触涌上心头。
宿留的雾气始终无法消散,然而顺风却将它吹散了。
岩石上的花朵让我有了新的诗句,山野的流水不必再添酒杯。
无尽的登高兴致,扁舟在月光下轻轻划回。

注释:

  • 山中:指山林之中,游玩之地。
  • 行乐处:享受乐趣的地方。
  • 百感:形形色色的感受。
  • 宿雾:晨雾,宿留的雾气。
  • 岩花:岩石上生长的花。
  • 添杯:指再添酒,表达饮酒的乐趣。
  •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闲适的生活。
  • 棹月:划着船在月光下。

典故解析:

诗中虽无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扁舟棹月"可引申为古代文人游玩时常有的情景,诗人借此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游乐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希孟,号复古,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尤其擅长山水诗。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山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闲适生活中产生的诗意与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对内心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他在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情感。开篇“山中行乐处,百感上心来”道出游玩所带来的愉悦和多重感受,情感丰富,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充实与对自然的热爱。随后的“宿雾扫不去,好风吹自开”则体现了自然的力量,虽有未散的雾气,但好风能将其吹散,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接下来“岩花新得句,野水莫添杯”表达了诗人对灵感的获得与对饮酒的淡泊,表明他更重视精神上的享受而非物质的奢华。最后一句“不尽登临兴,扁舟棹月回”则展现出一种闲适的意境,诗人不愿意停止对美景的追寻,轻舟在月光下缓缓归来,给人以宁静与致远的感觉。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语句流畅,意象鲜明,充分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中行乐处:指在山中游玩的地方,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2. 百感上心来:形容在此地游玩时,涌现出许多感悟与情感。
  3. 宿雾扫不去:描绘出晨雾未散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4. 好风吹自开:好风能驱散雾气,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美好。
  5. 岩花新得句:岩石上的花朵给了诗人新的灵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6. 野水莫添杯:山野的流水不需要再添酒,表现出诗人对饮酒的淡泊态度。
  7. 不尽登临兴:表示对登山游玩的乐趣无穷无尽。
  8. 扁舟棹月回:小舟在月光下轻轻划回,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宿雾扫不去,好风吹自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扁舟”比喻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
  • 意象:通过“岩花”、“野水”等意象,营造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分析:

  1. :象征自然的美好,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2. :指代朦胧的情感与未散的思绪。
  3. :象征美丽与灵感的源泉。
  4. :代表流动的生活和淡泊的心态。
  5. :象征自由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宿雾”指的是什么? A. 晚上的雾
    B. 早晨的雾
    C. 雨后的雾
    D. 无法消散的雾

  2. 诗人认为“野水莫添杯”意味着什么? A. 要多喝酒
    B. 饮酒无趣
    C. 享受自然的乐趣
    D. 不再饮酒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送别》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戴复古的《次韵董叔宏山中有感》与王维的《山中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但戴复古更强调自然之美对内心情感的影响,而王维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交融与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