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杨凝式行书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俗书只识兰亭面,
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落阳杨风子,
下笔便到乌丝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诗的开头提到一般的书法只知兰亭序的表面,而想要提升自己的书法境界却没有灵丹妙药。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落日的美景与杨凝式书法的魅力,仿佛一提笔就能书写出绝妙的作品。
注释:
字词注释:
- 俗书:一般的书法作品。
- 兰亭面:指王羲之的《兰亭序》,象征着优秀的书法作品。
- 凡骨:平常的书法技巧。
- 金丹:指修炼的灵药,借指提升技艺的诀窍。
- 落阳:落日,象征时光流逝。
- 杨风子:指书法家杨凝式。
- 乌丝阑:形容书法的笔墨,乌黑如丝,象征着书法的精美。
典故解析:
- 兰亭序:王羲之所作,书法界的经典之作,象征着书法的巅峰。
- 杨凝式:著名书法家,以行书闻名,代表着一种优雅的书写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行书,受到王羲之的影响。他在书法上追求精湛,注重笔势与结构的结合,以自然流畅的笔法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对书法艺术的深入思考,反映了他对书法境界的追求与对传统书法的敬仰。
诗歌鉴赏:
黄庭坚在《杨凝式行书》中,将书法艺术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书法的深邃理解。开篇的“俗书只识兰亭面”,直接点明了他所处的书法环境,很多人只停留在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一个高度,未能真正领悟书法的深意。接下来的“欲换凡骨无金丹”,则是对书法提升的渴望,表达了他对技艺精进的无奈和追求。在诗的后半部分,黄庭坚提到“落阳杨风子”,将个人的书法身份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恬淡的艺术境界,仿佛一提笔便能达到书法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灵动与自由。
整首诗不仅是对书法的赞美,更是对书法精神的思索,体现了黄庭坚独到的艺术眼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俗书只识兰亭面:指一般书法作品只知道《兰亭序》的外表,缺乏深入理解。
- 欲换凡骨无金丹:想要提升书法境界却没有神奇的秘方,表达出自我提升的艰难。
- 谁知落阳杨风子:落日的美景中,提到书法家杨凝式,暗示其书法风格。
- 下笔便到乌丝阑:形容一提笔就能写出如同乌丝般精美的字迹,展现出书法的灵动。
修辞手法:
- 对比:俗书与兰亭的对比,反映出对书法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 比喻:金丹比喻提升技艺的难度,形象而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书法艺术展开,表现了作者对书法技艺的追求与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体现出一种对艺术境界的渴望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亭:象征着书法的高峰,代表了传统书法的典范。
- 落阳:寓意时光的流逝与美的瞬间,增加了诗的抒情性。
- 乌丝:形容书法的笔墨,代表着书法的精致与优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哪位书法家的作品?
- A. 王羲之
- B. 颜真卿
- C. 柳公权
- D. 苏轼
-
“金丹”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精美的字迹
- B. 提升技艺的秘诀
- C. 书法的基础
- D. 书法的风格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 C. 对人生的思考
-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的《兰亭序》
-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杨凝式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可进行对比。王羲之的作品注重于书法的典雅与气韵,而黄庭坚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对书法的理解与探索,展现了两位书法家的不同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书法史》
- 《黄庭坚诗文集》
- 《书法艺术的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