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3:56:2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 其二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今代顾虎头,骨相自雄伟。
不令长天官,亦合丞御史。
能贫安四壁,无愠可三已。
昨来立清班,国士相顾喜。
何因将使节,风日按千里。
汲黯不居中,似非朝廷美。
太任录万事,御坐留谏纸。
发政恐伤民,天步薄冰履。
苍生忧其鱼,南亩多被水。
公行图安集,信目勿信耳。
白话文翻译:
这位顾子敦的外形就像顾虎头般雄伟,
即使不担任高官,也适合做丞相或御史。
他能以贫穷安居四壁,心中没有怨恨。
前几天,他被任命为清班,国士们互相欣喜。
可为什么要派遣使节,风和日丽却需要千里旅行?
汲黯不在朝中,似乎朝廷并不美好。
太任的事务繁多,皇帝坐着留下谏言的纸。
施政恐怕伤害百姓,治理如履薄冰。
苍生担忧自己的生活,南方的田地被水淹没。
公正的行事图谋安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注释:
- 顾虎头:形容顾子敦的外表雄伟,如同猛虎。
- 长天官:指高位的官员。
- 丞御史:指丞相和御史,都是重要的官职。
- 清班:指清白正直的官员群体。
- 汲黯:古代名士,不居于朝中,表达对朝廷的不满。
- 太任:指太任的官职,涵盖众多事务。
- 薄冰履:比喻施政的风险和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江西九江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用典故,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送别友人顾子敦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对时政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朝廷治国理政能力的质疑。
诗歌鉴赏:
此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顾子敦的钦佩和对时局的忧虑。开篇即以“今代顾虎头”描绘了顾子敦的雄壮形象,随即转入对其才干的赞美,显示出他即使身处贫穷却能心安理得的胸怀。接下来,诗中通过对时政的批判,展现了黄庭坚对社会的不安与对未来的担忧。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苍生忧其鱼,南亩多被水”描绘了百姓的苦难,表现出对民生的关切。整体上,诗歌采用了直接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既有赞美,又有对现实的深思,体现出诗人在送别友人的同时,发出对社会的呐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代顾虎头,骨相自雄伟。
描述顾子敦的雄伟外貌,形象鲜明。 -
不令长天官,亦合丞御史。
即使不担任高官,也适合做丞相或御史,赞美其才能。 -
能贫安四壁,无愠可三已。
形容他能安于贫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其气度。 -
昨来立清班,国士相顾喜。
表达他被任命的欢欣,表现出士人的团结。 -
何因将使节,风日按千里。
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派遣使节,暗示不必要的繁文缛节。 -
汲黯不居中,似非朝廷美。
意指汲黯不在朝中,反映出对朝廷的不满。 -
太任录万事,御坐留谏纸。
描绘政治事务繁杂,皇帝需要听取谏言。 -
发政恐伤民,天步薄冰履。
表达施政的谨慎,暗示施政的风险。 -
苍生忧其鱼,南亩多被水。
关心民生,描绘百姓的困境。 -
公行图安集,信目勿信耳。
最后强调以行动为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能贫安四壁,无愠可三已”,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隐喻:如“天步薄冰履”,将施政比喻为在薄冰上行走,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政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既有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有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虎头:象征力量与雄伟,暗示顾子敦的能力与潜力。
- 南亩:代表民生与农业,暗示社会问题的严峻性。
- 冰:象征施政的风险与脆弱,表现出政治环境的不稳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苍生忧其鱼”中的“鱼”指代什么?
A. 鱼类动物
B. 民众的生活
C. 农作物
D. 水资源 -
诗中提到的“汲黯”是何种人物?
A. 官员
B. 文人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苏轼与黄庭坚的送别诗: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惋惜,但黄庭坚更注重对时局的思考,情感更加沉重;而苏轼的风格更为洒脱与乐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