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19 14:56:07

霁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夕阳烟树。

万里山光暮。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

人何处。

月波横素。

冷浸蒹葭浦。

意思解释

点绛唇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霁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夕阳烟树,万里山光暮。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
人何处,月波横素,
冷浸蒹葭浦。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晴朗景象清澈明亮,晚风把早晨的雨吹散。
夕阳映照着烟雾缭绕的树木,万里山光在暮色中显得更为迷人。
一条长长的河流,自在地流淌着千古岁月。
人们身在何处?月光在水面上横卧,
冷冷的月光浸润着芦苇荡的水面。

注释:

  • : 雨过天晴的样子。
  • : 清澈,明亮。
  • 烟树: 被烟雾笼罩的树木,形容秋天的景色。
  • 万里山光: 形容远处山的光色,特别在黄昏时分。
  • 长川: 长河,象征着历史的流逝。
  • 月波: 月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的波光。
  • 蒹葭: 一种水边生长的芦苇,代表着自然的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月波横素”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古代诗人常常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寄托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以细腻、优美著称,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秋天气息的词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时间的流逝。开篇“霁景澄秋”一句,描绘出雨后晴空的清新,带着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清透的氛围。紧接着“晚风吹尽朝来雨”,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夕阳的“烟树”与“万里山光暮”,则更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深邃感。

诗中“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最后的“人何处,月波横素”,则以月光照射水面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寂静的感受,仿佛在问:人在何方,思绪又归何处?

整首诗以恬淡的笔调、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霁景澄秋”:描绘秋天雨后清新的景象。
    • “晚风吹尽朝来雨”:表现自然的变迁,强调时间的流逝。
    • “夕阳烟树,万里山光暮”:描绘黄昏下的美丽山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河流象征着历史的延续,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
    • “人何处,月波横素”:以月光与水波的意象,表现孤独与思索。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如“月波”象征思念。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 霁景: 象征清新与宁静。
  • 夕阳: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长川: 象征历史的悠久与人类的渺小。
  • 月波: 反映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霁景澄秋”中的“霁”指什么? A. 下雨
    B. 雨过天晴
    C. 雪天
    D. 晴天

  2. 诗中的“长川”象征什么? A. 人生
    B. 历史的流逝
    C. 自然美
    D. 情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常常描写自然与人生,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放与浪漫,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与石孝友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