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王孙 汪元量 〔宋代〕 吴王此地有楼台。风雨谁知长绿苔。半醉闲吟独自来。小徘徊。惟见江流去不回。
白话文翻译: 在这吴王曾经驻足的地方,有着他的楼台。 风雨过后,谁会知晓那长满了绿苔。 半醉之中,我独自吟咏,漫步而来。 稍作徘徊,只见到江水奔流,一去不复返。
注释:
- 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君主,如吴王阖闾或吴王夫差。
- 楼台:古代贵族或君王的居所,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举行宴会。
- 绿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常象征着荒废或久无人迹。
- 半醉:微醺状态,形容诗人心情放松,略有醉意。
- 闲吟:悠闲地吟咏诗歌。
- 小徘徊:短暂的徘徊或停留。
- 江流去不回:比喻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也暗含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宋末元初诗人,曾为宋宫廷琴师。他的诗多写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此诗可能作于宋亡之后,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吴王旧地时所作,通过对吴王楼台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吴王旧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诗中“风雨谁知长绿苔”一句,既描绘了楼台的荒废,也隐喻了历史的遗忘。而“半醉闲吟独自来”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超然。最后“惟见江流去不回”一句,以江水的奔流不息,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吴王此地有楼台”,点明了地点和历史背景,为全诗奠定了怀旧的基调。
- 次句“风雨谁知长绿苔”,通过描绘楼台的荒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 第三句“半醉闲吟独自来”,描绘了诗人的自我状态,表现了他的孤独和超然。
- 末句“小徘徊。惟见江流去不回”,通过江水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拟人:“风雨谁知长绿苔”中的“谁知”赋予了风雨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 比喻:“惟见江流去不回”中的江流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吴王旧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 楼台: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荒废。
- 绿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 江流: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吴王”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君主?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代 D. 唐代
-
“风雨谁知长绿苔”中的“绿苔”象征着什么? A. 生机勃勃 B. 荒废无人 C. 清新自然 D. 富贵荣华
-
诗的最后一句“惟见江流去不回”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英雄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汪元量《忆王孙》: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悲壮,而汪元量的诗则更加含蓄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汪元量诗歌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