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其三 题诗纬》
时间: 2025-01-06 07:03: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山晓阁妆螺子。山木倒开蛮镜里。
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
机头小轴穿花绮。纂就散丝盈络纬。
秋波千顷照芙蓉,无数彩云江畔起。
白话文翻译:
在吴山的清晨阁楼上,妆点着螺壳的装饰。山间的树木在镜子里倒影着。
在笔床上悠闲地写着竹衣的鲜红,书带随意垂挂着藤菜的紫色。
机头的小轴穿过花绮,编织成满满的细丝。
秋天的波光千顷,映照着芙蓉,美丽的彩云在江边升起。
注释:
- 吴山:指的是位于浙江省的吴山,以其美丽的风景著称。
- 晓阁:清晨的楼阁。
- 妆螺子:用螺壳装饰,形容美丽的装饰。
- 蛮镜: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镜子,形状或材质独特。
- 笔床:书写的地方。
- 竹衣红:用竹子制作的衣物,象征生机。
- 书带:书本的带子。
- 藤菜紫:指紫色的藤蔓植物。
- 机头小轴:织布机上的部件。
- 花绮:装饰用的织物。
- 散丝:散开的丝线。
- 络纬:编织的细线。
- 秋波千顷:形容秋水波光粼粼的景象。
- 芙蓉:荷花,象征美丽。
- 彩云江畔:江边升起的彩色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1623-1715),清代诗人,字子华,号云崖,浙江人。毛奇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玉楼春 其三 题诗纬》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文人墨客频繁交流,诗词创作活跃。毛奇龄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吴山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开篇以“吴山晓阁妆螺子”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雅致的境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随后,诗人描绘了山木的倒影与笔床上的创作,展现出艺术与自然的交融。竹衣的红、藤菜的紫,色彩鲜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机头小轴的动作,象征着诗人灵感的流动与创作的过程。最后,描绘了秋天的波光与江畔的彩云,传达出一种恬静与美好的画面。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热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山晓阁妆螺子:描绘清晨的吴山阁楼,妆点得如同螺壳般美丽。
- 山木倒开蛮镜里:树木的倒影如镜子般清晰,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笔床闲写竹衣红:在笔床上悠闲地写作,描绘竹子的红色衣物,体现生活的闲适。
- 书带自垂藤菜紫:书带随意垂下,紫色的藤菜带来一种生动的色彩对比。
- 机头小轴穿花绮:织布机上的小轴穿越花绮,象征着创作过程的细致。
- 纂就散丝盈络纬:编织散开的丝线,表现出创作的繁复与美丽。
- 秋波千顷照芙蓉:秋水波光照耀着荷花,展现出自然的华美。
- 无数彩云江畔起:彩云在江边升起,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妆螺子”,将自然景物与装饰品相结合,增强了诗意。
- 对仗:诗中的“笔床闲写竹衣红,书带自垂藤菜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交融:自然与人文活动的结合,使得作品更具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山:象征自然之美,代表诗人的故乡。
- 晓阁:清晨的宁静,暗示新的开始。
- 竹衣红、藤菜紫:色彩的对比,象征生命的多样性与活力。
- 秋波、芙蓉、彩云:自然元素交织,体现出诗人的细腻观察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山”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四川
- D. 安徽
-
“书带自垂藤菜紫”中的“紫”代表什么颜色?
- A. 红色
- B. 蓝色
- C. 紫色
- D. 绿色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赞美
-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科技的追求
答案:
- A. 浙江
- C. 紫色
-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
- 李白《月下独酌》:虽主题不同,但也追求一种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毛奇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