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一作张继诗)》
时间: 2025-01-04 07:11:5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一作张继诗)
作者: 韩翃 〔唐代〕
原文展示: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白话文翻译:
黄阁上帷幕打开,丹色的殿堂里侍卫着冕旒。
王相公位高权重,掌握着汉王朝的诸侯。
他没有改变周朝的德化,依然分担着赵地的忧患。
双旌随风经过易水,千骑奔赴幽州。
边塞的草在黄昏中连绵,边风吹动着大地,带来了秋意。
我无缘随你远行,无法结束悬挂的吴钩。
注释:
- 黄阁:指的是黄阁楼,古代官员上朝或接见的地方。
- 丹墀:丹色的台阶,多用以指代皇宫或重要场所。
- 汤左相:指汤之左相,即为权臣,强调王相公的地位。
- 周南化:周朝的教化,指代良好的政治和风俗。
- 双旌:双面旗帜,象征着出征。
- 易水:历史上著名的水域,与荆轲刺秦有关。
- 吴钩:吴国的刀,象征武器,表示未能随行的遗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翃,字孟琦,唐代诗人,生平较为平淡,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王相公缙即将赴幽州巡边,诗人以此诗表达对王相公的赠送和不舍之情,反映出当时边疆防御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政治背景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边塞的壮丽和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谊。开头两句描绘了华丽的朝廷场景,展现出王相公的权势与地位,突出了他作为一位重要官员的形象。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政事的关注,王相公不忘周朝的教化,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诗人在描绘双旌经过易水时,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与动感,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马蹄声和风声。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无法随友同行的惋惜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阁开帷幄:描绘朝廷的庄重场景,展现权力的象征。
- 丹墀侍冕旒:强调王相公的地位,神圣与庄重。
- 位高汤左相:点明王相公的权势,暗示政治斗争。
- 权总汉诸侯:展示他在国家中的重要性。
- 不改周南化:反映其忠诚与理想,承载着对国家的希望。
- 仍分赵北忧:表达对边疆局势的忧虑,蕴含对国家的关怀。
- 双旌过易水:营造出出征的气氛,增强诗的动感。
- 千骑入幽州:强调队伍的庞大,反映边防的需要。
- 塞草连天暮: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悲秋的气氛。
- 边风动地秋:进一步增强秋天的萧瑟感。
- 无因随远道: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惋惜,情感真挚。
-
修辞手法:
- 对比:朝廷的庄重与边塞的冷清形成对比,增强情感。
- 意象:黄阁、易水、吴钩等意象富有历史感,增强诗的厚度。
-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国家的关怀与对友人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忠诚与不舍的情感,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 黄阁:象征权力与尊贵,代表朝廷。
- 易水:历史象征,反映出出征的决心与豪情。
- 吴钩:象征武器与战争,传达出对边疆的关注。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阁”指代什么?
- A. 朝廷
- B. 学堂
- C. 市场
- “双旌过易水”中“易水”有什么历史背景?
- A. 与荆轲刺秦有关
- B. 与王相公有关
- C. 与唐代诗人有关
-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黄阁”指代什么?
答案: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韩翃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表达情感方面有相似之处,后者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慨,而前者则通过边塞的描写来传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