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时间: 2025-01-19 10:08: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作者: 韩翃 〔唐代〕
都门霁后不飞尘,
草色萋萋满路春。
双兔坡东千室吏,
三鸦水上一归人。
愁眠客舍衣香满,
走渡河桥马汗新。
少妇比来多远望,
应知蟢子上罗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都门的天空在雨后放晴,空气清新,尘埃不再飞扬。春天的草色青翠满路而生。双兔坡的东面,有千户人家的官吏;水面上,三只乌鸦飞过,映衬着归来的行人。旅馆中我因思乡而愁眠,衣衫上弥漫着香气,刚渡过河桥,马儿的汗水还未干。少妇最近常常向远方眺望,想必她知道那飞虫已在罗巾上。
注释:
- 都门:指京城,特指长安。
- 霁后:指雨过天晴,空气清新。
- 草色萋萋:草色茂盛,形容春天的生机盎然。
- 双兔坡:地名,传说有双兔在此栖息。
- 千室吏:指居住着许多官吏的地方。
- 归人:回家的行人。
- 愁眠:因思乡而失眠,心情忧愁。
- 衣香满:衣衫上弥漫着香气,暗指思乡情。
- 少妇:年轻的妻子。
- 蟢子:小虫,形象化地表现出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季直,号雅望,生于公元710年,卒于公元780年。他以俊朗的诗才和清新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送别友人之际,抒发对故乡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是一首抒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全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旅途的恬淡。开篇以“都门霁后不飞尘”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空气,接着“草色萋萋满路春”将春天的气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双兔坡、千室吏、三鸦水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美景,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愁眠客舍衣香满”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思念,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愁苦。最后一句“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则通过少妇的举动,巧妙地暗示了对归人的思念与期待,情感真挚而细腻。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旅人心情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与人间的离愁别绪,情感深邃而含蓄,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都门霁后不飞尘:都城雨后,空气清新,尘埃不再飞扬,给人以清爽明快的感觉。
- 草色萋萋满路春:春天的草色茂盛,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与生长。
- 双兔坡东千室吏:描绘了双兔坡东边的繁华,暗示着社会的繁荣。
- 三鸦水上一归人:水面上飞过的三只乌鸦,映衬着归来的行人,传达出一种孤单的情感。
- 愁眠客舍衣香满:在异乡的旅馆中,因思乡而愁苦,衣服上弥漫着香气,暗示对故乡的怀念。
- 走渡河桥马汗新:刚刚渡过河桥,马儿的汗水尚未干,表现出旅途的艰辛。
- 少妇比来多远望:年轻的妻子常常远望,表现出对归人的思念。
- 应知蟢子上罗巾:通过少妇的目光,暗示她对归人的思念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蟢子上罗巾”形象地传达了思念的细腻情感。
- 对仗:如“愁眠客舍”和“走渡河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兔、鸦、草等自然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游子的孤独。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送别及思乡的主题,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营造了一个温暖而又忧伤的氛围。
意象分析:
- 都门:象征繁华与喧嚣。
- 草色:象征生命与希望。
- 双兔坡:代表宁静与美好。
- 三鸦水:象征孤独与归属。
- 少妇:象征思念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什么?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愁眠客舍衣香满”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 A. 旅馆的香气
- B. 思乡的情感
- C. 衣服的香味
- D. 花香
-
诗中提到的“少妇”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开心
- B. 思念
- C. 忧伤
- D. 无所谓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写春天,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色。
- 杜甫《春望》:表现了国家动荡中的忧伤情感,反映了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