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令 与小李先待诏》
时间: 2024-09-19 20:4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令 与小李先待诏
人情胶漆道情乖。昧灵台。翳尘埃。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结神胎。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
白话文翻译
人情如胶似漆,却总是情意不合。我在灵台深处迷惑,尘埃遮蔽了视线。面对如山的困难,我毫无畏惧,像是一只在轮回中贩卖骨骼的商人。如今在宝贵的身躯中却仍然无法领悟,经历了千万次劫难,依然是腐朽的仙材。好在能够安稳地栖息在武都的台阶上,种下药苗,结出神胎。经历九次的转化,最终在心底的蕊珠盛开。身心混合纯净的光,随着眼底的视线显现,那是蓬莱仙境。
注释
- 胶漆: 形容情感非常牢固,如同胶水和漆一样粘合。
- 昧: 迷惑,不明白。
- 灵台: 指心灵的明镜,灵魂的所在。
- 贩骨: 比喻在轮回中生存的艰难。
- 朽仙材: 指虽然是仙人的材料,但仍然腐朽,暗示人世间的无常。
- 武都: 可能指一种隐喻,象征安定的地方。
- 九转功成: 道教中炼丹的过程,象征修炼的成功。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志渊是元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修道成仙的向往。刘志渊的词风清新脱俗,兼具道家思想的深邃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江城子令》写于元代,那个时期的文人多受道教思想影响,追求长生不老与超脱世俗的理想。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情世故的观察和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
诗歌鉴赏
《江城子令 与小李先待诏》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词作。整首词以对人情、灵台和轮回的探讨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开头部分通过“人情胶漆道情乖”表明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矛盾,尽管彼此情感深厚,但在实际交往中却难以沟通。接着,诗人自述在灵台的迷惑,以及面对人生艰难时的无畏,这不仅反映了他的坚定信念,也透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提到经历了无数劫难的“朽仙材”,这是一种对人自身状态的深刻反思,暗示即使是有着仙人之材的人,也难逃世间的腐朽。最后,通过对“九转功成”的描绘,表达了经过修炼后心灵的觉悟和升华,最终抵达理想中的“蓬莱”境界。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如比喻、对仗等,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立体,既有哲学的深度,又有诗意的美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修炼与世间的人情纠葛紧密结合,突出了一种追求精神升华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情胶漆道情乖: 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道义的疏离。
- 昧灵台: 形容内心的迷惘和对自我真理的无知。
- 翳尘埃: 遮蔽了清晰的视线,象征外界的干扰。
- 不惧如山: 面对艰难困苦,内心却充满勇气。
- 贩骨走轮回: 生命的艰难与无奈,像是在轮回中挣扎。
- 见在宝躯今不悟: 在宝贵的身体中,却无法领悟生命的真谛。
- 千万劫,朽仙材: 经历无数磨难,依然是腐朽的存在。
- 好收住武都阶: 在平静之地安稳栖息。
- 药苗栽,结神胎: 种下希望,结出灵魂的果实。
- 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 经过修炼,内心的智慧与光明得以显现。
- 体混净光从隐显: 身体与灵魂的纯净交融。
- 随眼底,是蓬莱: 所看到的理想境界,象征追求的终极目标。
修辞手法
- 比喻: “贩骨走轮回”用贩卖骨骼比喻生活的艰辛。
- 对仗: 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蓬莱”象征着理想、超脱的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生的艰辛与内心的觉悟展开,强调了在困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通过对个人修行与人情世故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台: 代表内心的明亮与觉悟。
- 轮回: 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武都: 象征安稳与宁静。
- 药苗: 希望与成长的象征。
- 蓬莱: 理想中的仙境,象征追求的终极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九转功成”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的累积
B. 修炼的成功
C. 友情的深化
D. 事业的成就 -
填空题: “人情胶漆道情乖”中的“胶漆”形容的是__。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蓬莱”是指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 B. 修炼的成功
- 情感深厚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 与《江城子令》相似,表达了对人情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但更侧重于对兄弟情感的抒发。
-
《登高》: 同样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命艰辛的感慨,但以更为悲凉的语气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道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