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1 00:53:08

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

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

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车马东城路,寻君至北山。
为从人境出,弥觉世情闲。
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
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东城出发,向北山寻访友人的情景。为了逃离人世的喧嚣,作者更加感受到世俗的闲适。明月映照在清澈的潭水上,微风轻轻拂过竹林。此刻,心境最为宁静,自然想要高声长啸,却又无法再返回现实。

注释:

  • 车马:指代交通工具,这里暗指往来的人。
  • 东城路:指的是通往东城的道路。
  • 北山:诗人寻访的目的地,象征着隐逸和清静。
  • 人境:人世间的纷扰与喧嚣。
  • 弥觉:更加感觉到。
  • 清潭:清澈的水潭,象征宁静。
  • 暗筱:指的是竹林,竹子在暗处生长,给人以幽静之感。
  • 长啸:长声高歌,表达内心的情感。

典故解析:

  • 北山:在古代诗歌中,北山常常象征着隐居和逃避世俗的理想生活。
  • 清潭:水潭是许多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宁静之地,常用来表达心灵的平静与清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颢(704年-754年),字颢然,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俊逸。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们常往来于名山大川,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宁静。

诗歌鉴赏:

崔颢的《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三》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厌倦。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开篇以“车马东城路”引入,显示出作者的行程与寻访之意,接着用“为从人境出”表达了他逃离世俗的决心,展现出一种对喧嚣的反思与厌倦。

接下来的“月在清潭上,风归暗筱间”则透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月光洒落在潭水之上,微风吹拂竹林,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意象,崔颢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舒适。最后一句“此时心最得,长啸不能还”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在此刻的心灵满足,即便想要高声长啸,也因身处美景而不愿回归现实。

整首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具有较强的时代背景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车马东城路:描述了通往东城的路,暗示出行的目的性。
    2. 寻君至北山:诗人希望在北山寻找友人,表示对友情的渴望。
    3. 为从人境出: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喧嚣,追求内心安宁。
    4. 弥觉世情闲:在远离人世后,更加感受到世俗的闲适。
    5. 月在清潭上:描绘出月亮照在潭水上的宁静场景。
    6. 风归暗筱间:微风轻拂竹林,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7. 此时心最得:在这种环境下,诗人感到内心的满足。
    8. 长啸不能还:即便想要高歌,也因美景而不愿返回世俗。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月在清潭上”比喻内心的明净与宁静。
    • 对仗:如“车马东城路”和“寻君至北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 车马:象征人世间的繁忙与喧嚣。
  • 北山:象征隐逸与清静。
  • 清潭:象征心灵的宁静与清澈。
  • 暗筱:象征幽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车马东城路”意指什么?

    • A. 诗人对交通工具的描述
    • B. 诗人出行的目的
    • C. 诗人的生活状态
  2. 诗中“此时心最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满足
    • C. 迷茫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世俗的追求
    • B. 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
    •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崔颢的《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三》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逸的生活,前者更强调对友情的探寻,后者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共同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崔颢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