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时间: 2025-01-04 13:16: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作者: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白话文翻译:
昨夜我因读《蜀志》,忍不住嘲笑曹操、孙权和刘备。
他们运尽心机,徒劳无功,最后只得三分天下。
仔细想来,何不与刘伶一醉呢?
人世间本没有百岁长寿。少年轻狂,老来却是憔悴。
在中间的那些少年,怎能忍心将浮名牵系?
一品和千金,问那白发老人又如何逃避?
注释:
- 蜀志:指《三国志》中关于蜀汉的部分,记载了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的事迹。
- 机关:指策略、计谋。
- 三分天地:指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对峙。
- 刘伶:古代著名的饮酒作家,以酒量大闻名,代表放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席间分题时,作者通过回顾历史人物,表达对权力与名利的看法,反映出对人生短暂和醉生梦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诗中开头提到《蜀志》,立刻将读者带入历史的场景中,借以嘲讽曹操、孙权和刘备的权谋。范仲淹认为,他们虽运尽心力,最后却只得三分天下,显示出权力的虚幻与无常。
“争如共刘伶一醉”,将刘伶的洒脱与当权者的权谋对比,诗人宁愿与之共醉,意在抒发对官场勾心斗角的厌倦。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年轻时的狂妄与年老时的憔悴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无常。
最后,诗人质疑浮华名利的价值,感叹“白发如何回避”,表现出对老去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的结合,展现出范仲淹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传达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因看蜀志:诗人读了《蜀志》,唤起历史的回忆。
- 笑曹操孙权刘备:对三国英雄的嘲讽,揭示权谋的无奈。
-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展示权力游戏的辛苦与无果。
- 只得三分天地:三国分裂的结果,象征着历史的悲剧。
- 屈指细寻思:诗人反思历史,感慨权力的短促。
- 争如共刘伶一醉:表达对轻松洒脱生活的向往。
- 人世都无百岁:人生苦短,感叹生命的流逝。
- 少痴騃老成尪悴:年轻时的无知,老来却是失落。
-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年轻一代的憧憬与迷惘。
- 忍把浮名牵系:对浮名的质疑,强调内心的自由。
- 一品与千金:名利的虚无与人生的困惑。
- 问白发如何回避:思考对老去的无奈,人生的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蜀志”比喻历史的教训。
- 对仗:如“少痴騃老成尪悴”,体现诗的对称美。
意象分析:
- 蜀志:象征历史的智慧与教训。
- 三分天地:权力的分裂与争夺。
- 刘伶:代表洒脱与自由。
- 白发:象征衰老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哪几位?
- A. 曹操、孙权、刘备
- B. 李白、杜甫
- C. 司马光、苏轼
-
诗人提到“人世都无百岁”,意在表达什么?
- A. 生命的长久
- B. 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C. 权力的重要性
-
“争如共刘伶一醉”的意思是:
- A. 与刘伶一起喝酒
- B. 喝酒比争权更美好
- C. 争权利是无意义的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范仲淹的《剔银灯》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但范仲淹更强调对浮名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饮酒的豪情。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范仲淹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