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一》

时间: 2025-01-17 10:11:11

洗芳林、夜来风雨。

匆匆还送春去。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

君听取。

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

君行到处。

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

休索吟春伴侣。

残花今已尘土。

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

能唤否。

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

烦君妙语。

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其一
作者:王沂孙 〔宋代〕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
君听取。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
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
残花今已尘土。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
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
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白话文翻译:

夜里洗芳林,风雨交加,春天匆匆又要离去。
刚刚送走春天,又要送君去南浦。
你听听。怕这一时春天也会经过吴中之路。
你行到哪里,就快去湖边折下千条翠柳,为我留住春天。
春天留住。不要再寻求吟唱春天的伴侣。
残花如今已成尘土。姑苏台下烟波遥远,西子如今在哪里?
能否叫来?又怕残春到来时没有证据。
烦请你用美好的言语,为我将春天,连同花柳,一同写入翠笺的句子里。

注释:

  • 芳林:指的是香气扑鼻的树林。
  • 南浦:南方的渡口,古时常用来指代离别的地方。
  • 吴中:指古代的吴地,今江苏一带。
  • 姑苏:即苏州,古代著名的水乡。
  • 西子:指西湖的西子湖,形容女子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沂孙,字士元,号水庵,宋代词人,以词风清新婉约著称。他的词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春天,正值离别时节,诗人以此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 其一》充分体现了王沂孙词作的婉约风格,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感叹与对离别的惆怅。开篇以“洗芳林夜来风雨”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夜场景,雨水滋润了芳林,春意盎然,却又暗示着春天的逝去。从而引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君听取”呼唤友人,表达出一种希望与期待,似乎在请求友人不要离去。尤其是“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这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折柳来留住春天的愿望,柳树在古代常被视为送别的象征,既有留恋之情,也有无奈的惆怅。

最后几句,诗人以“残花今已尘土”来感慨春天的短暂,描绘了那种“春去春来”的无奈,同时也在期待着美好的言语能够把春天的美好定格在纸上,留下永恒的记忆。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情之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洗芳林夜来风雨:描绘了春夜的雨景,洗净了一片芳林,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2. 匆匆还送春去:春天即将离去,感叹时光如流水。
  3.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刚刚将春天送走,又要送别友人,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4. 君听取。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呼唤友人,希望他能倾听自己的心声,同时流露出对春天的忧虑。
  5. 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希望友人在离开时能折柳留住春天,展现出对春天的珍视。
  6. 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春天应该留住,不必再寻求伴侣来吟唱春天的美好。
  7. 残花今已尘土:春天的花已凋零,感慨时光的无情。
  8. 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描绘姑苏的美景,询问西子(西湖美女)的去处。
  9. 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希望能够再次唤起春天,但又担心春天已无迹可寻。
  10. 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请求友人以词句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难以留住的美好,富有生活情趣。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 对仗:如“残花今已尘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美好、希望与生命力。
  • :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 :残花意味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传达出时光无情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浦”指的是哪里?
    A. 北方的河流
    B. 南方的渡口
    C. 东边的湖泊
    D. 西边的山川

  2. 诗人希望友人做什么来“系春住”?
    A. 写诗
    B. 折柳
    C. 种花
    D. 画画

  3. 诗中提到的“姑苏”在哪里?
    A. 北京
    B. 江苏
    C. 四川
    D. 广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写自然之美和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王沂孙与李清照在抒情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色表达离愁别绪,但李清照更为细腻、婉转,王沂孙则偏重于豪放与直白,展现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