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大令保母帖》
时间: 2025-01-16 22:2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砖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丢失的黄祊帖和一份正式的大令书。稍微修改一下文字,仿佛是兰亭的美景,七种美好并非虚构。有人惊讶于缺少的部分不要损毁,有人怀疑集会中有悲伤的情绪。考证真伪确实是个癖好,订正伪作也是愚蠢的。只需欣赏院子中的藏品,清静地玩味那壶茶。晋朝人擅长风流韵事,理应与后世有所不同。可惜的是,仍在谈论那些数字,已是八百多年了。贞石早已风化,双松又会枯萎几何。那片砖头为何没有化为泥土,直到现在仍在受耕作的压迫。若要在内心深处雕刻,必然只能寄托于这荒凉的废墟。谁知坐在这里,反而会误解了意图。传世的东西岂是幸运,何况遭遇了韩愈的污名。辨别端倪更是累赘,唯有文字作为娱乐。陶土也许是这样的,何必为了玉鱼而殉。
注释
- 黄祊帖:指一种古代的书信或告示。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象征文人雅集的场所。
- 七美:指七种美好事物,出自《兰亭集序》。
- 贞石:指坚固的石头,常被用来象征长久与不变。
- 陶土:比喻普通和朴素的事物,相对于珍贵的玉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合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的思考。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景物描写为主,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珍视与思考。
创作背景
《晋王大令保母帖》创作于王沂孙对古代文物和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时,诗中表达了他对历史遗迹的哀叹和对文化传承的深思。
诗歌鉴赏
《晋王大令保母帖》是一首富有历史沉淀与文化内涵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代文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的“黄祊帖”与“大令书”,不仅是古代文书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反映了王沂孙对古代书法与文人精神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兰亭面”和“七美”,进一步引入了王羲之的名作,强调了文人雅集的美好与文化氛围的珍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似乎也在流逝,诗人以“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来表达对历史遗迹被误解和遗弃的惋惜之情。
此外,诗中“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则展现了历史的无情,岁月的流逝使得坚固的石头也会风化,松树也会枯萎。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交替,王沂孙引发了对生命与文化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以清新、婉约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历史的轮回与文化的消逝,令人深思。王沂孙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也对当前文化的传承提出了质疑,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脱落黄祊帖:诗人首先提到一份古老的文书,暗示历史的消逝。
- 按辞大令书:接着提及正式的文书,强调文化的严肃性。
- 稍作兰亭面:提到兰亭,暗示文人雅集的氛围。
- 七美谅非虚:指七种美好事物,反映文化的真实与理想。
- 或讶缺勿毁:表达对古文物的保护意识。
- 或疑集悲夫:指出对古代文物的误解与悲伤情绪。
- 考真固云癖:提及对真伪考证的执着。
- 订伪亦以愚:质疑对伪作的纠正,反映对文化本质的思考。
- 第观竁中藏:强调欣赏文化藏品的重要性。
- 清玩唯研壶:倡导品味和欣赏的态度。
- 晋人擅风流:提到晋朝文化的风流韵事。
- 宜与后世殊:认为晋朝文化应当与后世的文化有所区别。
- 所惜尚言数:表达对文化流失的惋惜。
- 卜年八百馀:强调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厚重。
- 贞石久且泐:描述古物的风化,象征历史的流逝。
- 双松当几枯:问及长青的松树将会枯萎几何。
- 片砖曷未化:感叹历史遗迹的残存。
- 逮兹厄耕锄:指向当下的辛苦耕作,隐喻文化的艰难传承。
- 方其内幽镌:提到内心的雕刻,反映对文化的内省。
- 要以托荒墟:强调文化的寄托与希望。
- 孰知坐此故:反问坐在此处的缘由。
- 反能误意如:表达对文化误解的无奈。
- 传世岂所幸:质疑传世文化的幸运与价值。
- 况遭孽韩污:提到历史上的污名与影响。
- 辨端更为累:指出考证文化的繁琐。
- 但资文字娱:强调文字给人娱乐的意义。
- 陶土或若此:将陶土与珍贵的玉鱼对比。
- 何为殉玉鱼:反思对珍贵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陶土”比喻普通事物,反衬珍贵的“玉鱼”,表达对文化的不同看法。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的思考性与哲理性。
主题思想
《晋王大令保母帖》探讨了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消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与对后世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与文化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祊帖:象征古代文化的遗存。
- 兰亭:象征文人雅集的美好场所。
- 贞石:象征坚固与长久的文化精神。
- 陶土:象征普通与朴素的文化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王沂孙提到的“兰亭”是指哪个著名的作品?
- A. 《滕王阁序》
- B. 《兰亭集序》
- C. 《赤壁赋》
- D. 《离骚》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七美”指的是__。
-
判断题:该诗主要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无所谓态度。
- 正确 / 错误
答案
- B
- 七种美好事物,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错误,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珍视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沂孙与杜甫的《春望》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但王沂孙更侧重于对文化遗存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关注时局的动荡与个人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