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时间: 2025-01-17 10:1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白话文翻译:
在芳香的林间扫拭。经历了几次风雨,春天的小鸟也匆匆老去。渐渐地,细雨润湿了衣衫,初生的嫩凉随扇子而来。傍晚在窗边吟唱,心情沉沉。幽静的小径上,芳香四溢。阴云笼罩,苔藓的香气透过帘子,稀疏的竹影在庭院深处摇曳。无奈地掩饰着眉宇间的淡淡愁苦,早晨的妆容懒得去打理,宝钗的虫子散落,绣屏上的鸾鸟也破碎。曾经在暗水和云中畅饮酒,空山留月,听琴声悠扬。如今想来,门前依旧翠绿重重的阴影。
注释:
- 芳林:芳香的树林,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匆匆老尽春禽:春天的小鸟迅速衰老,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渐薄润:细雨渐渐湿润,形容天气的变化。
- 嫩凉:初春的凉意,给人以清新感。
- 沈沈:形容心情沉重或者环境幽静。
- 晻霭:阴沉的云雾,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谩淡却蛾眉:意为无奈地掩饰心中的愁苦,蛾眉形容柔美的眉毛。
- 宝钗虫散:宝钗散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破碎或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字仲明,号沂孙,晚号沂翁,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八六子》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沂孙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表达了他对春天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自然景色映射内心感情,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八六子》是王沂孙的一首抒情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的开头以“扫芳林”引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令人感受到一股生机与活力。然而,紧接着“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一句,立刻转向时光的无情,春天的鸟儿在风雨中匆匆老去,给人以失落之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如“嫩凉随扇初生”、“晻霭苔香帘净”等,展现了春天的细腻与轻柔。这些自然景色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忧伤。尤其在“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中,诗人对自己心情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一切的美好都在悄然流逝。
结尾的“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带有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翠绿的阴影仿佛隐喻着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追寻。整首词在艺术上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的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扫芳林:开头即呈现出一个清新的画面,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 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诗人感叹春天的短暂,暗示了生命的无常。
- 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细雨润湿衣衫,春天的凉意带来一丝舒适。
- 晚窗自吟。沈沈:在窗前吟唱,心情沉重,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幽径芳寻:对春天的自然景色的向往。
- 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描绘出一种幽静、宁静的环境。
- 谩淡却蛾眉:诗人无奈掩饰内心的愁苦。
- 晨妆慵扫,宝钗虫散: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
- 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回忆与过去的美好时光。
- 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对未来的感慨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钗虫散”暗喻美好事物的失落。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在某些句子中运用对仗手法,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流逝与青春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林:象征着春天的生命与活力。
- 春禽:代表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
- 嫩凉:传达出春天的清新与舒适。
- 竹影:象征宁静与幽深的内心世界。
- 翠阴:暗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八六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沂孙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渐薄润”所指的是什么? A. 阳光
B. 细雨
C. 风
D. 雪 -
“谩淡却蛾眉”中的“蛾眉”指的是? A. 眉毛
B. 眼睛
C. 鼻子
D. 嘴巴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山中杂诗》(王维):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怀念。
诗词对比:
- 王维与王沂孙:王维的诗常以豪放、洒脱见长,而王沂孙的词则细腻、婉约,二者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王沂孙词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深入理解《八六子》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