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德明解绵竹尉》
时间: 2024-09-19 22:09: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德明解绵竹尉
作者:李流谦 〔宋代〕
严生起寒濑,至今渔钓尊。
董贤尉三公,冕黻蒙垢尘。
荣瘁视所挟,谁以通塞论。
吾宗老笔墨,健力河汉翻。
蛟蜃著瓮盎,郁律气屡吞。
显名在操践,一尉衡宰轻。
幽求在朝邑,碌碌群儿奔。
一朝定大策,谈笑搴翳氛。
书生喜高论,我言布帛温。
别语不多吐,春波销客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李德明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寒冷的江河和渔钓的乐趣,提到董贤和三公的名声,暗指官场的污浊与荣耀。诗人感慨荣华与败落是相互依存的,真正的才华与能力在于心中笔墨的坚定。蛟龙与蜃气的意象代表了壮丽与神秘。诗中提到的“显名”与“幽求”反映了官场的浮华与个人的追求。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在轻松的谈笑中制定出伟大的方针。而书生对于高论和温情的追求,最终使得离别的话语不多,似乎在春波中消散了离愁。
注释
- 严生起寒濑:指严寒的水流开始涌动,生出寒冷的波涛。
- 董贤尉三公:董贤为古代官员,此处暗指官场的权势与荣耀。
- 荣瘁视所挟:荣华与衰败是由外界所掌控。
- 吾宗老笔墨:指祖宗留下的文化与学识。
- 蛟蜃: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大气与气势。
- 显名在操践:显赫的名声往往在于实践与操守。
- 幽求:内心深处的追求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官场的思考,风格含蓄而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德明即将解职之际,诗人以送别之名,寄托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官场浮华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送李德明解绵竹尉》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李德明的深切祝福。同时,诗人在对比官场荣华与个人追求时,展现了对官场的批判和对理想的反思。开头几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着离别的沉重。接着提到董贤与三公,反映出官场的复杂与不堪,使人感受到诗人对世事的思索与无奈。通过“荣瘁视所挟”,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名利与权势的虚幻和无常。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转向自身的追求,强调了文人的理想与愿望,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中提到的蛟蜃与河汉等意象,既体现了诗人的想象力,也象征着壮丽与希望。最后,诗人以“春波销客魂”作为结尾,既是对离别的感伤,也是对未来的期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严生起寒濑:寒冷的水流涌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场景。
- 至今渔钓尊:至今仍有人在此处渔钓,象征着生活的继续。
- 董贤尉三公:提及历史人物,暗示官场的纷争。
- 冕黻蒙垢尘:官服上沾满了污垢,象征腐败。
- 荣瘁视所挟:荣华与衰败是由外界所掌控。
- 吾宗老笔墨:强调文化的传承与重要性。
- 健力河汉翻:形容力量的伟大与气势。
- 蛟蜃著瓮盎:神秘的生物与丰富的象征。
- 郁律气屡吞:气势汹涌,隐喻着纷繁复杂的世事。
- 显名在操践:显赫的名声与实际的道德操守密切相连。
- 一尉衡宰轻:官职的轻重与声名的关系。
- 幽求在朝邑:内心的追求与理想在朝廷与乡邑之间徘徊。
- 碌碌群儿奔:众多平凡人忙碌的样子,反映了社会的现实。
- 一朝定大策:一旦做出重大决策。
- 谈笑搴翳氛:轻松的谈笑中消散了烦恼。
- 书生喜高论:文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我言布帛温:表达温和的情感与祝福。
- 别语不多吐:离别时不愿多说,情感深沉。
- 春波销客魂:春水荡漾,带走了离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蛟蜃著瓮盎”通过神话生物比喻官场的复杂。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展现了对称之美。
- 意象:多种自然意象交织,丰富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同时反映了对官场虚华的冷静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濑:象征着离愁与孤独。
- 渔钓:代表着生活的简单与乐趣。
- 蛟蜃:象征力量与神秘,反映社会的复杂。
- 春波:象征着希望与温情,寓意离别后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流谦的《送李德明解绵竹尉》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朋友的祝福
B. 官场的腐败
C. 自身理想的追求
D. 以上皆是 -
“郁律气屡吞”中的“郁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壮丽的气势
C. 官场的纷争
D. 诗人的情感 -
“春波销客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愉悦
B. 离愁
C. 期待
D. 以上皆是
答案
- D. 以上皆是
- B. 壮丽的气势
-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送友人》与李流谦的《送李德明解绵竹尉》在送别主题上有共通之处,李白的诗篇中更多的是豪情与壮志,而李流谦则更加沉静,注重对官场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李流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