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分韵得丝字》

时间: 2025-01-01 16:11:03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子中庭乞巧时,
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
未必缁尘涅素丝。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下的庭院中,乞求巧手的时节,
这时才明白,抱着笨拙并不显得卑微。
就算早晨的溪水如同愚笨的日子,
也未必能将黑尘洗净洁白的丝绸。

注释

字词注释:

  1. 柳子:指柳树,象征柔美和情感。
  2. 乞巧:乞求巧技,多指七夕节的乞求巧手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3. 抱拙:抱着笨拙,指对自身缺陷的认同。
  4. 缁尘:黑色的灰尘,象征世俗的污垢。
  5. 涅素丝:涅,洗净;素丝,指白色的丝绸。强调纯洁。

典故解析:

“乞巧”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姑娘们会向织女乞求巧手,以求能做出精美的织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以诗歌和词作著称,常流露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七夕节期间,表达了对乞巧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悟和对世俗污浊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表面是描写乞求巧技的场景,实则蕴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柳子与乞巧的结合,勾勒出一种柔美而又充满情感的画面,展现了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对于技巧与美的追求。

首句“柳子中庭乞巧时”,描绘了一个温柔的场景,柳树下的女子,正值七夕节。接着“始知抱拙不污卑”,诗人表达出一种人生哲学: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丢脸,反而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智慧。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即使生活中有愚钝的时刻,也未必会被世俗的污垢所覆没。这里的“愚溪日”与“缁尘涅素丝”形成鲜明对比,构建了一个从污浊到纯净的心灵旅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与世俗的思考,对人性中笨拙与纯洁的辩证关系的理解,给人以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子中庭乞巧时:描绘了乞巧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2. 始知抱拙不污卑:表达了对自身缺陷的接纳,强调谦逊的美德。
  3. 向令早似愚溪日:用“愚溪日”比喻生活中的愚钝和无奈。
  4. 未必缁尘涅素丝:虽然生活中有污浊,但内心的纯洁和美好仍然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愚溪日”与“缁尘涅素丝”的对比,强调人性中智慧与愚蠢的对立。
  • 比喻:将人生比作溪水,形象地表达出生活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人对自身不足的接受与自省,强调了内心的纯洁和美好在世俗污浊中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柳子:代表柔美与细腻的感情。
  2. 乞巧: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愚溪日:象征生活中的烦恼与无奈。
  4. 缁尘:象征世俗的污浊。
  5. 素丝:象征纯洁的心灵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乞巧”指的是哪一天的活动?

    • A. 中秋节
    • B. 七夕节
    • C. 端午节
    • D. 春节
  2. “抱拙不污卑”中“抱拙”是什么意思?

    • A. 接受自己的不足
    • B. 拥抱美好
    • C. 隐藏自己的缺点
    • D. 追求完美
  3. 整首诗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向往
    • B. 接受自我与追求内心的纯洁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世俗的批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 《鹊桥仙·七夕》——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姚勉的《七夕分韵得丝字》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皆围绕七夕主题,但姚勉更注重对个人心态的探讨,而秦观则侧重于描绘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取向与诗人个性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七夕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