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游景叔闻洮河捷报寄诸将四首》

时间: 2025-01-01 12:25:38

汉得洮州箭有神,斩关禽敌不逡巡。

将军快上屯田计,要纳降胡十万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得洮州箭有神,
斩关禽敌不逡巡。
将军快上屯田计,
要纳降胡十万人。

白话文翻译:

汉朝在洮州得到了神箭,
斩关而出,捕获敌人毫不犹豫。
将军快快实施屯田计划,
要接收投降的胡人十万人。

注释:

  • 洮州:古地名,今甘肃省一带,历史上为军事重地。
  • 箭有神:形容箭术高超,箭法精准。
  • 斩关:指攻破敌人的关卡。
  • 禽敌:捕获敌人。
  • 逡巡:犹豫,迟疑。
  • 屯田计:指将土地开垦、耕种,以增强粮食供给的策略。
  • 纳降:接纳投降的敌人。

典故解析:

  • 洮河:洮河是黄河的支流,历史上曾作为军事战略要地。诗中提到的“捷报”即为成功战役的消息。
  • 将军:可能指代当时的某位将领,代表汉朝的军事力量和决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魁,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朝时期,正值北方民族入侵,汉朝需要加强防御和军事行动。诗人借此表达对战斗胜利的欣喜和对将领的支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场上的英勇和将军的果断,展现了军事行动的迅猛与决策的果敢。开篇以“汉得洮州箭有神”引入,表明了战斗中得到的神箭象征着强大的武器和士兵的勇气。接着“斩关禽敌不逡巡”,生动地描绘了战斗的场景,展现出将士们在战斗中毫不犹豫的精神。最后两句转向战略层面,强调了将军对屯田的重视,表现出一种既要打胜仗又要巩固后方的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有力,气势磅礴,既有战场的紧张感,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既体现了将军的决策能力,也反映了对于降敌的包容心态,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得洮州箭有神:表明了汉朝在洮州取得了战斗优势,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2. 斩关禽敌不逡巡:描绘了战斗场景,士兵们英勇无畏、迅速行动。
  3. 将军快上屯田计:将军需要迅速实施屯田策略,以保障粮草。
  4. 要纳降胡十万人:希望能通过政策吸引降敌,增强自身实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斩关禽敌”和“快上屯田”,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动词“得”、“斩”、“快”、“纳”,突出行动的紧迫和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斗胜利的欣喜、对将军果断决策的赞赏,以及对未来稳定局势的期许,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民族团结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洮州:象征战略要地,反映了战争的背景。
  • 神箭:象征着强大的武器和士兵的勇气。
  • 屯田:代表后勤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
  • 降胡:象征着包容和对敌人转变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洮州”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甘肃
    • B. 河南
    • C. 四川
  2. “禽敌”是什么意思?

    • A. 招募敌人
    • B. 捕获敌人
    • C. 训练敌人
  3. 诗中提到的“屯田计”主要是为了什么?

    • A. 扩张领土
    • B. 增强粮食供给
    • C. 招募士兵

答案:

  1. A. 甘肃
  2. B. 捕获敌人
  3. B. 增强粮食供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均有描写田园生活的作品,但黄庭坚更侧重于战斗和军事策略,而陶渊明则着重于个人的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