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 其六 苞蘖》
时间: 2024-12-29 21:09: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苞蘖矣,惟根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冃我旧梁氏,缉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
有臣勇智,奋不以众。
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缧降王,定厥功。
澶漫万里,宣唐风。
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万国,罔不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种根深叶茂的状態,仿佛是树木的繁茂生长,象征着国家的稳固和安宁。诗中提到旧梁氏的艰难处境,但最终通过圣人的智慧与武力,臣子们的勇气与智谋,化敌为友,成功地解决了危机。国家虽面临江汉的阻隔,却依然稳固,展现了唐朝的强盛与气派。诗中提到的“蛮夷九译”指的是各国的使者纷纷来朝,显示了国家的威望与影响力,最终以金乐奏凯旋的场景结束,强调了国家的辉煌成就。
注释:
- 苞蘖:指植物的生长状态,象征繁茂的生长。
- 根之蟠:根部缠绕,暗示扎根深厚。
- 南极:南方,象征着安定的地方。
- 旧梁氏:指古代的一个家族或国家,借以喻指历史的艰难。
- 江汉之阻:特指长江和汉水的阻隔,象征地理上的困难。
- 圣人:指有智慧的领导者,能够运筹帷幄。
- 蛮夷九译:指各国的使者,表示唐朝的国际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多以散文和诗歌著称。其诗风清新脱俗,常结合社会实际,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成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时期,诗人着眼于国家的繁荣与安定,借此表达对国家的期望与对未来的信心。
诗歌鉴赏:
《乐府杂曲 其六 苞蘖》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安定。开头以“苞蘖矣,惟根之蟠”引入,象征着扎根的力量,暗示着国家的基础稳固。接着,诗人以旧梁氏的艰难为背景,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但在圣人的智慧与臣子的勇气下,国家最终能够化解危机,转危为安。
整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强盛与国际影响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最后,提到的“凯旋金奏”与“震赫万国”,不仅表现出国家的辉煌成就,更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清晰的结构,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社会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苞蘖矣,惟根之蟠:生长的状态,根深扎土,象征着稳定。
-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覆盖生长,承载安宁,意指国家的繁荣。
- 冃我旧梁氏,缉绥艰难:提及古氏族的历史艰难,暗示对历史的反思。
-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地理阻隔却依然稳固,显示国家的韧性。
- 圣人作,神武用:强调领导者的智慧与强大。
- 有臣勇智,奋不以众:臣子们的勇气与智慧,体现团队的力量。
- 投迹死地,谋猷纵:在绝境中,谋略才能得以释放。
- 化敌为家,虑则中:化敌为友,策略得当。
-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海内外的团结,国家的影响力。
- 系缧降王,定厥功:缚住敌人,确立功勋。
- 澶漫万里,宣唐风:广阔的疆域,唐朝的风采。
- 蛮夷九译,咸来从:各国使者来朝,显示国家的威望。
- 凯旋金奏,象形容:胜利的乐章,象征国家的辉煌。
- 震赫万国,罔不龚:震撼各国,四方臣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的情况比作植物的生长,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排比:通过多次列举,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国家繁荣与安定的期待,强调领导者的智慧与臣子的勇气,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苞蘖:象征生机与繁荣。
- 根:代表基础与稳定。
- 蛮夷:象征外部世界与国际关系。
- 金奏:胜利的象征,体现国家的辉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乐府杂曲 其六 苞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柳宗元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蛮夷九译”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家族
- B. 各国的使者
- C. 外敌
- D. 地理环境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个人失落
- B. 对国家繁荣的期待
- C. 对战争的愤怒
-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描绘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展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登高》 by 杜甫:体现历史的沉重与国家的忧虑,与《苞蘖》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苞蘖》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与自然的思考,但《苞蘖》更强调国家的稳固与繁荣,而《登鹳雀楼》则更关注个人的孤独与历史的厚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