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时间: 2025-01-01 18:17: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白话文翻译:
与刘二十八一起为吕衡州而哭泣,顺便寄给江陵的李元二侍御。
衡岳山的天柱峰刚被摧毁,士人们见面时都显得憔悴,泪水涟涟。
只希望文字能够传递到青简之上,而不希望功名能够登上钟鸣之上。
三亩的空地上只留有悬挂的磬声室,九原之地仍寄托着如同堂前的封土。
遥想荆州那些人物的讨论,多少次在夜深人静时感叹元龙的英才。
注释:
字词注释:
- 衡岳:指衡山,是五岳之一。
- 新摧:刚刚被摧毁。
- 士林:士人或文人的群体。
- 青简:古代书信的纸张。
- 景钟:指功名和名声。
- 空留:只留下。
- 悬磬:悬挂的磬,古代乐器。
- 九原:指古代的墓地或埋葬之地。
- 元龙:指李元龙,可能是指一位杰出的士人。
典故解析:
- 荆州人物论:指古代士人聚集讨论的重要地区,荆州以人才辈出著称。
- 中夜惜元龙:表现对才华横溢但未能施展的人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宗元,号柳河,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思想家。因其政治理想与当时的权臣发生冲突,晚年被贬至边远地区,后以诗文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期间,深感士人命运的悲惨与无奈。吕衡州的死使他更感慨,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吕衡州的哀悼,反映了唐代士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苦闷。首联点出衡岳的天柱峰被摧毁,象征着士人理想的破灭,接着描绘士林中的人们因时局动荡而显得憔悴、悲伤。诗中“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表达了柳宗元对于功名的淡泊与对文学的热爱,认为文字的传承比名声更为重要。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人也将目光投向了整个士人群体的命运,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深切思考。
最后两句将视野拓展至荆州,表达对杰出人才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未来的担忧和对人才能够施展的渴望。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柳宗元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士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衡岳新摧天柱峰:天柱峰的破坏象征着理想的崩溃。
- 士林憔悴泣相逢:士人的悲伤,表现出社会现实的压迫。
- 只令文字传青简:强调文字的价值,表达对功名的超然态度。
- 不使功名上景钟:拒绝追求名利的虚荣。
- 三亩空留悬磬室:三亩地只留给怀念与孤独。
- 九原犹寄若堂封: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与期待。
- 遥想荆州人物论:对往日士人聚会的怀念。
- 几回中夜惜元龙:对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柱峰的破坏比作理想的破灭。
- 对仗:如“士林憔悴泣相逢”,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吕衡州的哀悼与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士人理想与追求的反思,体现了柳宗元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柱峰:象征着理想与信念。
- 士林:士人的群体,代表了知识分子的心声。
- 青简:文化与知识的载体。
- 悬磬室:孤独与怀念的空间。
- 九原:死亡与归宿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友谊
B. 追求名利
C. 对社会动荡的担忧
D. 自然景观 -
“衡岳新摧天柱峰”中“天柱峰”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理想的破灭
C. 士人的力量
D. 名利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青简”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书信
B. 书籍
C. 名片
D. 文具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柳宗元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柳宗元的诗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怀,而王维的山水诗则更注重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宗元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