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绝句寄题毗陵驿》

时间: 2025-01-14 23:34:56

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

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 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

白话文翻译:

曾经手持使节驻留在毗陵,长久以来与州人有着深厚的旧情。 为了向驿桥边的风月道别,舍人的胡须和鬓发已经白如千茎。

注释:

  • 曾持使节:指作者曾经担任过使者的职务。
  • 毗陵:古代地名,今江苏常州。
  • 长与州人有旧情:长期与当地人有深厚的交情。
  • 驿桥: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舍人:古代官职名,此处指作者自己。
  • 髭鬓白千茎:形容胡须和鬓发已经全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以文学和书法闻名。徐铉的诗文多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见长,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旧地和旧友的深情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徐铉在离开毗陵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长期驻留之地和当地人的深厚感情,以及离别时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毗陵的深厚感情和离别时的感伤。首句“曾持使节驻毗陵”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驻留的地点,而“长与州人有旧情”则进一步强调了与当地人的深厚友谊。后两句“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则通过描绘驿桥边的风月和自己的白发,抒发了离别时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徐铉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曾持使节驻毗陵”:直接点明作者的身份和驻留的地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次句“长与州人有旧情”:强调了与当地人的深厚友谊,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第三句“为向驿桥风月道”:通过描绘驿桥边的风月,营造了离别的氛围。
  • 末句“舍人髭鬓白千茎”:通过描绘自己的白发,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离别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髭鬓白千茎”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白发,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诗中“曾持使节”与“长与州人”、“为向驿桥”与“舍人髭鬓”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旧地和旧友的深情怀念,以及离别时的感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驿桥:象征着离别和旅途的起点,营造了离别的氛围。
  • 髭鬓白千茎: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增强了诗歌的感伤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徐铉在诗中提到的地名是? A. 毗陵 B. 长安 C. 洛阳 D. 扬州

  2. 诗中“髭鬓白千茎”形容的是什么? A. 作者的胡须和鬓发 B. 驿桥边的风月 C. 州人的旧情 D. 使节的职务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旧地和旧友的深情怀念 B. 对仕途的追求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铉的其他诗作,如《送王四十五归东都》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旧地和旧友的深情怀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徐铉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