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作者:李德裕 〔唐代〕
丞相鸣琴地,何年闭玉徽。
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楼扉。
桃柳谿空在,芙蓉客暂依。
谁怜济川楫,长与夜舟归。
白话文翻译:
在丞相的琴声之地,何年才封闭了那玉徽的门扉。
偶然在明月的夜晚,轻轻打开了那熟悉的楼扉。
桃树与柳树的溪水依然静在,芙蓉花下的客人在暂时依偎。
有谁会怜惜那济川的舟楫,常伴随着夜晚的归舟。
注释:
- 丞相:古代官职,指宰相。
- 鸣琴地:指弹琴的地方,这里暗指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
- 玉徽:指美好的门扉,象征着高雅的地方。
- 明月夕:明亮的月光下的夜晚。
- 敞:打开,敞开。
- 桃柳谿:指桃树和柳树旁的小溪。
- 芙蓉:即荷花,常与美丽的景色相联系。
- 济川楫:指渡水的船只。
- 夜舟归:夜晚的船只归来,象征归家或归宿感。
典故解析:
- 丞相鸣琴:古代丞相通常是文人,弹琴是文人雅士的活动,象征着优雅与才情。
- 月夕:月夜在古诗中常常象征宁静与思念,也常用作抒发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忠,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曾任宰相,文学造诣深厚,诗风清新,常以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德裕任职期间,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西湖的美景激发了他的诗情,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展现了李德裕在月夜西湖游玩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开篇以“丞相鸣琴地”引入,既点明了地理位置,又隐含了文人雅士的情怀,使人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厚重感。而“何年闭玉徽”则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中间几句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美丽,桃柳相依,芙蓉花下的客人,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而最后一句“谁怜济川楫,长与夜舟归”则将诗的情感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对生命旅程的思考,既有对归宿的渴望,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体现了李德裕的艺术才华和对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丞相鸣琴地: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暗示着高雅的生活。
- 何年闭玉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 偶因明月夕:在月色的映衬下,情感愈加浓烈。
- 重敞故楼扉:打开旧楼门,象征着重温旧梦。
- 桃柳谿空在:自然景色依旧,让人感到时光的静止。
- 芙蓉客暂依:描绘了客人依偎在美丽的景色中,令人向往。
- 谁怜济川楫:反思人生旅途,感叹归途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丞相与琴声、月光相结合,增强了艺术感。
- 对仗:如“桃柳谿空在,芙蓉客暂依”,工整而富有韵味。
- 拟人:赋予景物以情感,使得自然景色更具生命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西湖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宁静与思念,常用来寄托情感。
- 桃柳:象征春天与生命,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情怀。
- 芙蓉:代表美丽与优雅,给人以视觉享受。
- 夜舟:象征归宿,表达对家庭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德裕的《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主要描绘了哪个地点的美景?
- A. 黄河
- B. 西湖
- C. 长江
-
诗中“丞相鸣琴地”意指什么?
- A. 宰相的住所
- B. 弹琴的地方
- C. 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归宿的渴望
- B. 对财富的追求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以月夜为主题,描绘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融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鹿柴》:王维通过描写山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李德裕的诗歌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上更为淡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