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

时间: 2025-01-19 16:02:39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

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
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白话文翻译:

后来的学子刚刚在市上成名,我的老师又被称作上宾。
那洞天似乎是永不夜晚,源头的树木如同春天般繁盛。
下棋的客人留下了童子,山中的精灵避开了那直率的神。
没有机会握住那石髓,连同养生的人也未能相遇。

注释:

字词注释:

  • 后学:指后来学习的学生。
  • 上宾:尊贵的客人。
  • 洞天:指隐秘的仙境。
  • 源树:源头的树,象征繁荣。
  • 棋客:下棋的人。
  • 童子:少年或未成年人。
  • 山精:山中的灵物。
  • 直神:直率的神灵。
  • 石髓:石头的精华,象征珍贵的东西。
  • 养生人:追求养生的人。

典故解析:

  • 桃源:源自《桃花源记》,指理想的世外桃源,象征与世隔绝的宁静之地。
  • 洞天:道教文化中指有神灵居住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工于诗文,尤其擅长律诗。他在仕途中历任多个重要职务,致力于政治改革,文风清新,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德裕晚年,他对师徒关系、道教文化及隐逸生活的思考反映在诗中,表现了对师长的尊重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德裕的这首诗,通过对师徒关系的描写,表现了对师长的尊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后学方成市”一句,强调了后学者在社会上逐渐成名的过程,而“吾师又上宾”则显示了对老师地位的尊重,表现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接下来,诗人以“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自然环境,象征着无尽的生命力与宁静的心境。而“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了哲理与自然的交融。

最后一句“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象征着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德裕对师道和生活理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后学方成市:后来的学子刚刚在社会上崭露头角。
  • 吾师又上宾:我的老师又成为了尊贵的客人,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 洞天应不夜:理想的地方似乎永远是白昼,象征着无尽的美好。
  • 源树只如春:源头的树木如春天般繁盛,象征生命力旺盛。
  • 棋客留童子:下棋的客人留下了年轻的学徒,暗示传承与教导。
  • 山精避直神:山中的灵物避开了直率的神,表现了自然与神灵的关系。
  • 无因握石髓:没有机会握住珍贵的石髓,象征未能获得真理。
  • 及与养生人:与追求养生的人未能相遇,反映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源树”比作春天的生命,象征繁荣。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师徒关系、自然环境和理想生活,表达了对师长的尊重、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人生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洞天:隐秘的理想世界。
  • 棋客:象征智慧与交流。
  • 山精:自然的灵性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后学方成市”中“后学”指的是:
    A. 老师
    B. 后来的学子
    C. 成功的人
    D. 棋客

  2. “吾师又上宾”中的“上宾”意思是:
    A. 普通客人
    B. 尊贵的客人
    C. 朋友
    D. 同道中人

  3. 诗中提到的“石髓”象征:
    A. 普通的石头
    B. 生命的真谛
    C. 珍贵的东西
    D. 道家之道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静夜思》与李德裕的《尊师》,前者表现了个人的思乡情绪,而后者则强调师徒关系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道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