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吴航 杨亿 〔宋代〕
井臼荒凉旅鬓斑,经年索米住长安。 囊中卖赋金都尽,衣上悲秋泪不干。 客路飘蓬殊未定,侯门置醴岂成欢。 担簦忽起东游兴,庭树西风昨夜寒。
白话文翻译:
家中的井臼显得荒凉,旅途的辛劳使鬓发斑白,整年为了生计在长安奔波。 囊中的卖文所得已经用尽,衣上因悲秋而流的泪水未干。 旅途如同飘荡的蓬草,方向未定,即使身处权贵之家,也难以感到真正的欢乐。 突然间起了东游的兴致,庭院中的树木在西风中感受着昨夜的寒意。
注释:
- 井臼:指家中的井和石臼,这里代指家乡。
- 旅鬓斑:旅途的辛劳使鬓发斑白。
- 索米:指为了生计而奔波。
- 囊中卖赋金都尽:指卖文所得已经用尽。
- 悲秋:因秋天而感到悲伤。
- 飘蓬:比喻旅途不定,如同飘荡的蓬草。
- 侯门置醴:指身处权贵之家。
- 担簦:指准备行装。
- 东游兴:指东游的兴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在长安生活困顿之际,送别友人吴航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在长安生活困顿之际,送别友人吴航的作品。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长安的困顿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井臼荒凉旅鬓斑”一句,既描绘了家乡的荒凉,也反映了作者旅途的辛劳和岁月的痕迹。“囊中卖赋金都尽,衣上悲秋泪不干”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生活的困顿和内心的悲伤。最后两句“担簦忽起东游兴,庭树西风昨夜寒”则表达了作者突然的东游兴致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井臼荒凉旅鬓斑:描绘家乡的荒凉和旅途的辛劳,通过“井臼荒凉”和“旅鬓斑”两个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疲惫。
- 经年索米住长安:描述作者在长安为了生计而奔波,通过“经年索米”表达了生活的困顿。
- 囊中卖赋金都尽:指卖文所得已经用尽,通过“囊中卖赋金都尽”表达了作者生活的困顿和无奈。
- 衣上悲秋泪不干:因秋天而感到悲伤,通过“衣上悲秋泪不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
- 客路飘蓬殊未定:比喻旅途不定,如同飘荡的蓬草,通过“客路飘蓬殊未定”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
- 侯门置醴岂成欢:指身处权贵之家,也难以感到真正的欢乐,通过“侯门置醴岂成欢”表达了作者对权贵的失望。
- 担簦忽起东游兴:指突然间起了东游的兴致,通过“担簦忽起东游兴”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
- 庭树西风昨夜寒:庭院中的树木在西风中感受着昨夜的寒意,通过“庭树西风昨夜寒”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客路飘蓬殊未定”中的“飘蓬”比喻旅途不定。
- 拟人:如“衣上悲秋泪不干”中的“泪不干”拟人化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
- 对仗:如“井臼荒凉旅鬓斑”和“囊中卖赋金都尽”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长安生活困顿之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描绘家乡的荒凉、旅途的辛劳、生活的困顿和内心的悲伤,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井臼:代指家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 旅鬓斑:表达了作者旅途的辛劳和岁月的痕迹。
- 囊中卖赋金都尽:表达了作者生活的困顿和无奈。
- 悲秋泪不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
- 飘蓬:比喻旅途不定,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
- 侯门置醴:表达了作者对权贵的失望。
- 担簦: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
- 庭树西风昨夜寒: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井臼荒凉旅鬓斑”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思念? A. 家乡 B. 友人 C. 长安 D. 未来
-
诗中“囊中卖赋金都尽”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 B. 困顿 C. 欢乐 D. 迷茫
-
诗中“担簦忽起东游兴”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期待 C. 失望 D. 迷茫
答案:
- A. 家乡
- B. 困顿
- B. 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 王维《送别》: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杨亿《送吴航》: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杨亿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多首诗作,对杨亿的生平和创作有详细的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详细的介绍,对理解杨亿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