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运丁阳九,蒙尘事可伤。群寮徒陷敌,贼子更臣张。自古宁无死,惟公独有光。向来从伪者,生意日荒凉。
白话文翻译:
天命所归,正值艰难之时,国家蒙受耻辱,令人心痛。众多官员不幸落入敌手,而那些叛徒却更加嚣张。自古以来,谁能不死?但只有您,公,您的光辉永存。那些曾经追随伪政权的人,如今生意日渐萧条。
注释:
- 天运丁阳九:指天命所归,正值艰难之时。丁阳九,古代术数用语,表示不吉利的年份。
- 蒙尘:指国家蒙受耻辱。
- 群寮:指众多官员。
- 贼子:指叛徒。
- 臣张:臣服并助长叛徒的嚣张气焰。
- 向来从伪者:指那些曾经追随伪政权的人。
- 生意日荒凉:指这些人的事业或生活日渐萧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此诗作于宋代,当时国家正面临外患内乱,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叛徒的憎恶。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了悼念刘忠显这位忠臣而作。刘忠显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守忠诚,最终不幸遇难。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刘忠显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忠臣与叛徒的命运,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背叛的看法。诗中“自古宁无死,惟公独有光”一句,既是对刘忠显的极高赞誉,也是对忠诚精神的颂扬。诗人通过对“天运丁阳九”和“蒙尘事可伤”的描述,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忠臣的崇高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运丁阳九”:开篇即指出国家正处于不吉利的年份,预示着艰难时局。
- “蒙尘事可伤”:国家蒙受耻辱,令人心痛。
- “群寮徒陷敌”:众多官员不幸落入敌手,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 “贼子更臣张”:叛徒却更加嚣张,对比鲜明,突出了叛徒的可恶。
- “自古宁无死,惟公独有光”:强调刘忠显的忠诚与光辉,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
- “向来从伪者,生意日荒凉”:那些曾经追随伪政权的人,如今事业萧条,暗示了背叛的代价。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忠臣与叛徒的对比,突出了忠诚与背叛的主题。
- 象征:“天运丁阳九”象征着国家的艰难时局。
- 排比:“群寮徒陷敌,贼子更臣张”通过排比增强了语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忠臣,批判叛徒,表达了对忠诚精神的崇高敬意和对背叛行为的深刻憎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运丁阳九:象征国家的艰难时局。
- 蒙尘:象征国家蒙受的耻辱。
- 群寮:象征众多官员。
- 贼子:象征叛徒。
- 光:象征忠诚与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运丁阳九”指的是什么? A. 国家的艰难时局 B. 国家的繁荣时期 C. 国家的和平时期 D. 国家的战争时期
-
诗中“蒙尘事可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
诗中“自古宁无死,惟公独有光”赞颂了谁? A. 叛徒 B. 忠臣 C. 官员 D. 诗人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忠诚的颂扬。
诗词对比:
- 张嵲此诗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但文天祥的诗更加直接地表达了个人的决心与牺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歌、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