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道中》
时间: 2024-09-19 21:15: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夏道中
桑间葚熟麦齐腰,
莺语惺惚野雉骄。
日薄人家晒蚕子,
雨余山客买鱼苗。
丰年随处俱堪乐,
行路终然不自聊。
独喜此身强健在,
又摇团扇著絺蕉。
白话文翻译
在初夏的路上,桑树上的桑葚已经成熟,麦子长得齐腰高。黄莺在枝头欢叫,野鸡在田野上显得骄傲。太阳已经偏西,人家在晒蚕卵,雨后山里的客人正在买鱼苗。丰收的年景到处都充满欢乐,行走在路上的我却感到心中无聊。独自一人,庆幸自己身体健康,又摇着团扇,穿着轻薄的蕉叶衣裳。
注释
- 桑间:桑树之间。桑树是养蚕的主要树种。
- 葚:桑葚,桑树的果实。
- 惺惚:清醒而恍惚,形容莺鸟的叫声让人有些恍惚。
- 骄:傲慢、得意的样子。
- 晒蚕子:晒干蚕卵,为养蚕做好准备。
- 雨余:雨过之后,表示天气转好。
- 鱼苗:指小鱼,为养殖准备。
- 丰年:丰收的年头,代表富饶。
- 不自聊:自己感到无聊。
- 团扇:一种扇子,通常为圆形,便于携带。
- 絺蕉:一种轻薄的夏季衣料,通常用蕉叶纤维制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奔放著称,作品中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
创作背景
《初夏道中》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患和内乱,诗人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在这个时期,陆游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诗歌鉴赏
《初夏道中》是一首描绘初夏自然景色与人们生活状态的诗作。诗的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初夏的自然景象,桑树上成熟的桑葚,丰盈的麦子,无不透露出丰收的美好。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莺鸟的欢唱和野鸡的骄傲,传达出自然生命的活力与自在。随后,诗人注意到日头已然偏西,人们在忙碌地晒蚕卵,而山客则在购买鱼苗,这些细节展示了农忙与市场的繁荣景象。
然而,尽管丰收的年景令人欢愉,诗人却感到内心的孤独与无聊。这里的“行路终然不自聊”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诗人庆幸自己身体健康,摇着团扇,穿着轻薄衣物,虽是自我安慰,但也透露出对物质享受的渴望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浑然一体,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桑间葚熟麦齐腰:描写初夏时节,桑葚成熟,麦子长得齐腰高,展现了自然丰饶的景象。
- 莺语惺惚野雉骄:黄莺在歌唱,野鸡显得得意,传达出自然界的活力与生机。
- 日薄人家晒蚕子:太阳开始西沉,人们晒干蚕卵,显示出农村的忙碌景象。
- 雨余山客买鱼苗:雨过天晴,山里的客人忙着购买鱼苗,表现出市场的繁荣。
- 丰年随处俱堪乐:丰收的年景到处充满欢乐,反映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 行路终然不自聊:尽管外界繁华,内心却感到无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独喜此身强健在:诗人庆幸自己身体健康,体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又摇团扇著絺蕉:摇着团扇,穿着轻薄衣物,表现出诗人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薄”,用日光的弱化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莺语惺惚”,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和状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矛盾。诗人在描绘丰收的景象时,同时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在外界繁华面前,内心依然陷入孤寂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象征着富饶与希望,代表了农田的丰收。
- 莺: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欢乐。
- 阳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日常生活的节奏。
- 鱼苗:代表了希望与未来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桑间葚熟”主要描写了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丰收的喜悦
C. 冬天的寒冷
D. 秋天的落叶 -
填空题:诗中提到“日薄人家晒__”,填入合适的词语。
-
判断题:诗人对丰收的年景感到无聊。(对/错)
答案
- B
- 蚕子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国破家亡的感慨。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作品,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孤独。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现对社会的关心与个人的情感,但陆游更倾向于表现自然的美好与个人的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人间的疾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