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丰尉治神祠前梅已成阴忽著花七出而无鄂色 谢君为吏清如水,神吐祠前不鄂花。我欲将诗道其事,却防流咏入京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谢君你为官清廉如水,神灵在祠堂前吐出无鄂的花。我想要用诗来表达这件事,却又担心这首诗流传到京城。
注释: 字词注释:
- 谢君: 指诗中的某位官员,君是对男子的尊称。
- 清如水: 形容为官清廉,不受贿赂。
- 神吐: 比喻神奇的现象,这里指梅花突然开花。
- 不鄂花: 指梅花没有花萼的颜色,鄂即花萼。
- 流咏: 流传的诗作。
典故解析:
- 无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永丰县尉任职期间,看到神祠前的梅花在成荫之后突然开花,且花朵无花萼的颜色,感到神奇,因此作诗记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清廉的官员和神祠前梅花的奇异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廉政治的赞赏和对自然奇观的惊奇。诗中“谢君为吏清如水”一句,直接赞美了官员的廉洁,而“神吐祠前不鄂花”则通过寓言的方式,暗示了清廉政治带来的神奇效应。诗人欲将这一奇事写成诗,但又担心诗作流传到京城,这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敏感和对诗歌影响力的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谢君为吏清如水”,直接赞美了官员的清廉,用水来比喻清廉,形象生动。
- 第二句“神吐祠前不鄂花”,用“神吐”来形容梅花的奇异,增加了神秘感,“不鄂花”则强调了梅花的特殊。
- 第三句“我欲将诗道其事”,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来记录这一奇事的愿望。
- 第四句“却防流咏入京华”,反映了诗人对诗歌流传的担忧,担心诗作影响到政治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 “清如水”比喻官员的清廉。
- 拟人: “神吐”赋予梅花以生命和神秘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清廉政治和记录自然奇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影响力的认识和对政治环境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如水: 清廉的官员。
- 神吐: 神秘的梅花。
- 不鄂花: 特殊的梅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如水”比喻的是什么? A. 官员的清廉 B. 水的清澈 C. 官员的能力 D. 水的流动 答案: A
-
“神吐祠前不鄂花”中的“不鄂花”指的是什么? A. 没有花萼的梅花 B. 没有颜色的梅花 C. 没有香味的梅花 D. 没有形状的梅花 答案: A
-
诗人为什么担心诗作流传到京城? A. 担心诗作不被接受 B. 担心诗作影响政治环境 C. 担心诗作失去原创性 D. 担心诗作被误解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怀旧表达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 王安石《梅花》:通过描写梅花来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的这首诗都涉及对清廉政治的赞美,但苏轼的诗更多是怀旧和感慨,而赵蕃的诗则更直接地赞美了清廉官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