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次前辈韵》

时间: 2025-01-04 07:54:22

一日千回上庭树,城南尚记嬉游处。

俯仰人间八十年,镜中未许朱颜去。

甲第侵云多贵人,朝回扑帽软红麈。

江楼月夜吹长笛,谁似侬家不负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日千回上庭树,
城南尚记嬉游处。
俯仰人间八十年,
镜中未许朱颜去。
甲第侵云多贵人,
朝回扑帽软红麈。
江楼月夜吹长笛,
谁似侬家不负身?

白话文翻译:

一日之间,庭院的树木似乎经历了千回百转,
城南的嬉游之地,我依然记得。
回首仰望人间已过八十年,
镜中却不允许我失去年轻的容颜。
高楼大厦侵入云端,那里有许多贵人,
朝朝暮暮,我摘下帽子,轻拂红色的扇子。
在江楼的月夜里,我吹响了长笛,
谁能像我这样,活得不负此生?

注释:

字词注释

  1. 一日千回:形容光阴流转,似乎一日经历千回百转。
  2.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3. 嬉游处:嬉戏游玩的地方。
  4. 俯仰:指回首和仰望,寓意时间的流逝。
  5. 朱颜:红润的面容,形容年轻。
  6. 甲第:指高楼大厦。
  7. 扑帽:掀起帽子,表示礼节或打招呼。
  8. 软红麈:柔软的红色扇子,象征高雅。
  9. 江楼:指江边的楼阁,常用于诗词中的意象。
  10. 不负身:不辜负自己的一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镜中未许朱颜去”,反映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契合了古代文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情感真挚,常常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创作背景: 《江楼次前辈韵》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外有侵扰,内有纷争,诗人对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江楼次前辈韵》是一首充满感慨与哲理的诗作,陆游以个人的生命历程为背景,反映出对时间流逝及自身命运的深思。开篇即用“千回”来形容光阴的变幻,勾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诗人提到“城南尚记嬉游处”,表明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这里透露出一种对青春的眷恋与不舍。

“俯仰人间八十年,镜中未许朱颜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无奈与哀愁,尽管已过八十,镜中的自己却不愿意承认衰老。这种情感的真实与深刻,令人感同身受。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对社会现状的观察,“甲第侵云多贵人”,描绘了奢华的生活与权贵的存在,与他身处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江楼月夜吹长笛”,则表现了一种在月光下的孤独与思索,质疑“谁似侬家不负身”,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日千回上庭树:形容时间的转瞬即逝,庭院中的树木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2. 城南尚记嬉游处: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城南游玩的地方,充满了对青春的怀念。
  3. 俯仰人间八十年:回首过去的八十年,诗人感慨时间的无情。
  4. 镜中未许朱颜去:虽然岁月已久,镜子中的自己却不愿接受衰老的事实。
  5. 甲第侵云多贵人:描写那些高楼大厦,象征着权贵的繁华。
  6. 朝回扑帽软红麈:日复一日,诗人以轻松的姿态面对生活。
  7. 江楼月夜吹长笛:在月夜中,吹奏长笛,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情景。
  8. 谁似侬家不负身:反思自我,问自己是否真正活得有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镜中”比喻自我认知与时间流逝。
  • 对仗:如“朝回扑帽软红麈”,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并列的句式表达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转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的怀念,反映了他对个人价值与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充满了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庭树:象征生命与岁月的流转。
  2. 嬉游处:代表美好的青春记忆。
  3. 朱颜:象征年轻与美丽。
  4. 甲第:象征权利与财富。
  5. 江楼: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镜中未许朱颜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年轻的怀念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友谊的珍视

  2. 诗中提到的“甲第”指的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高楼大厦
    C. 平民百姓
    D. 乡村田园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愤怒
    C. 伤感
    D. 期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白的诗作都反映了对青春与时间流逝的思考,但陆游更多地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现状,而李白则常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