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漠漠馀寒透客衣,江村倍觉失春期。
颉颃燕比常年晚,开落花争数日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寒冷的春末时节,感受到春意渐逝的惆怅。寒意透过客人的衣服,身处江村的诗人更加体会到春天的失去。燕子比往年晚到,花儿也争着比往年晚几天才开放和凋落。
注释:
- 漠漠:形容寒冷模糊的样子。
- 馀寒:残留的寒意。
- 透:穿透,渗透。
- 客衣:旅人所穿的衣服。
- 江村:指江边的村庄。
- 倍觉:更加感到。
- 失春期:失去春天的时光。
- 颉颃:形容燕子翩翩起舞的样子。
- 常年:往年,通常的年份。
- 开落花:指花开和凋谢。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是指春季到来的象征,燕子的到来通常代表春天的来临,而此处却表现出燕子迟到的现象,暗示了春天的延迟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爱国志士,仕途屡遭挫折,晚年隐居于山水之间。他的诗歌多表现家国情怀、个人志向和生活感受,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诗人常常感慨时光流逝与国事之困。他在江村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寒的残留,表现出对逝去春天的无尽惆怅。
诗歌鉴赏:
《馀寒》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开头以“漠漠馀寒透客衣”展现了凛冽的春寒,诗人身处客地,感受到寒意的透彻,犹如心中难以言喻的惆怅与失落。接着“江村倍觉失春期”则加深了这种情感,身处江边村庄的诗人,愈发感受到春天的缺失。
后两句“颉颃燕比常年晚,开落花争数日迟”通过对燕子和花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感。燕子比往年晚到,花儿也推迟开放,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春天迟来和凋谢的象征。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兼具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体现了陆游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漠漠馀寒透客衣”:寒冷的气息透过旅人的衣物,表现了春天的寒意仍然萦绕。
- “江村倍觉失春期”:在江边的小村庄中,诗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春天的失去。
- “颉颃燕比常年晚”:燕子晚于往年来到,暗示着春天的延迟。
- “开落花争数日迟”:花开与凋谢的时间比往年都要推迟,反映出自然的异变。
-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自然界与人的情感交融。燕子的晚到与花的迟落均为拟人化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春天失去的惆怅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 寒:象征着失去与孤独,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冷清。
- 燕:象征春天的到来及生机,燕子的晚到引发诗人对春天的思考。
- 花:花的开放与凋谢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漠漠馀寒透客衣”中“透”的意思是:
A) 穿过
B) 透彻
C) 明亮
D) 渗透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
诗人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春望》相比,陆游的《馀寒》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和历史的沧桑。陆游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心境,而杜甫则通过背景叙述表达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陆游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