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夜闻杜鹃》
时间: 2025-01-19 21:43: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夜闻杜鹃
作者: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白话文翻译:
在静谧的茅檐下,夜深人静,窗外的灯光昏暗,春天已渐已过去,江面上风雨交加。
林中的黄莺、燕子都沉默无声,唯独在月夜下杜鹃依旧悲鸣。
这啼声催生了清泪,惊扰了孤独的梦境,又飞向那深深的枝头。
故乡的山峦依旧让我难以忍受这声音,更何况我在外漂泊了半生!
注释:
- 茅檐:茅草屋的屋檐。
- 蓬窗:用蓬草制成的窗户。
- 杜宇:指杜鹃,因其叫声悲鸣而得名。
- 催成清泪:催生出清泪,表达悲伤情绪。
- 孤梦:孤独的梦,暗示内心的孤寂。
典故解析:
- 杜鹃啼血:古代诗词中常用杜鹃的啼声来象征离愁和思念,杜鹃在春天鸣叫,常引发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羁旅:指作者在外漂泊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表达爱国情怀与个人遭遇。陆游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情感真挚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因其词中提到的“孤梦”和“羁旅”,可以看出他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叹息。
诗歌鉴赏:
《鹊桥仙·夜闻杜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在春末夜雨中聆听杜鹃啼鸣所引发的深沉思绪。开头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茅檐下的宁静与窗外的风雨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林莺和巢燕的沉默,暗示在这幅宁静的画面中,只有杜鹃在悲鸣,显得格外刺耳。其声催生了清泪,惊扰了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两句通过对故乡的难以忍受的思念与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令人倍感心酸。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陆游对人生、故乡与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外面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其他鸟类沉默,唯独杜鹃在夜里啼鸣,突显它的悲鸣。
-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杜鹃的啼声引发诗人的泪水和孤独的梦,最后又飞向深枝,象征着无法追寻的故乡。
-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故乡的山让人难以忍受,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痛苦。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杜鹃的啼声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词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茅檐人静”与“蓬窗灯暗”形成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杜鹃的描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展现了浓重的离愁别绪。
意象分析:
- 茅檐: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杜鹃:代表着思念和悲伤,常被用来表达离愁。
- 春晚:暗示时光的流逝,春天的结束带来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黄莺
C. 杜鹃
D. 麻雀 -
填空题:这首词的情感基调主要表现为对故乡的__和对漂泊的__。
-
判断题:陆游的这首词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情绪。 (对/错)
答案:
- C
- 思念;无奈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乡的思念。
- 《夜泊牛津口》(李白):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
两位诗人皆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陆游的词语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杜甫则以豪放的气势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