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农二首》

时间: 2025-01-17 09:34:25

画檐一夜雨飘萧,际晓阴霾扫碧霄。

有日暂看旗脚展,无风初觉鼓声调。

纷纷竭作趋南亩,稍稍新妆出北桥。

白发长官尘土杀,尚能觅句补风谣。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劳农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画檐一夜雨飘萧,际晓阴霾扫碧霄。
有日暂看旗脚展,无风初觉鼓声调。
纷纷竭作趋南亩,稍稍新妆出北桥。
白发长官尘土杀,尚能觅句补风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夜的雨滴在屋檐下轻声飘落,清晨时分,阴霾的天空被一扫而空。偶尔可以看到旗帜在微风中展动,伴着鼓声的节奏。农民们纷纷向南方的田亩奔去,刚刚打扮一新的女子也从北桥走出。尽管长官已是白发苍苍,满身尘土,但仍能找到诗句来歌颂风俗。

注释:

  • 画檐: 形容屋檐,指房屋的边缘部分,雨水从此滴落。
  • 飘萧: 形容雨声轻柔,像飘动的声音。
  • 际晓: 指黎明时分。
  • 阴霾: 指阴沉的天气,云雾密布。
  • 旗脚: 旗帜的边缘,通常用于形容在风中飘动的状态。
  • 白发长官: 指年老的官员,尽管年纪大,仍然有对社会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君实,号简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豪放著称,常常表现对社会民生的关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诗人的创作。诗中描绘的雨后清晨,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以及农民的辛劳与对生活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活的紧密联系。开篇的“画檐一夜雨飘萧”,生动地描绘了雨夜的静谧和清晨的宁静。阴霾的一扫而空,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接着,诗人转向农民的劳作,展现出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诗中“纷纷竭作趋南亩”描绘了农民忙碌的身影,表现了农民对收获的渴望和勤劳的精神。最后,白发长官的形象则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尽管年事已高,但仍心系民生,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檐一夜雨飘萧: 描述雨夜的静谧,雨滴在屋檐下滴落,声响轻柔而缥缈。
  2. 际晓阴霾扫碧霄: 清晨时分,阴霾逐渐消散,天空变得清澈。
  3. 有日暂看旗脚展: 偶尔看到在微风中飘动的旗帜,象征着生活的希望。
  4. 无风初觉鼓声调: 在宁静的环境中,鼓声的节奏渐渐响起,预示着新的开始。
  5. 纷纷竭作趋南亩: 描绘农民们急匆匆地奔向田地,表现出对农田的热爱和重视。
  6. 稍稍新妆出北桥: 新妆出行的女子,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期待。
  7. 白发长官尘土杀: 年老的官员,尽管满身尘土,仍然心系民间。
  8. 尚能觅句补风谣: 诗人认为即使如此,也能找到诗句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 “雨飘萧”比喻雨声如轻声细语,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 “阴霾扫碧霄”赋予了自然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农民劳作,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怀。

意象分析:

  • : 象征着滋润与希望,代表生活的变化。
  • 旗帜: 代表着希望与目标,象征着奋斗与追求。
  • 农田: 代表着劳动与丰收,体现了农民的辛勤付出。
  • 白发长官: 代表着社会的责任与关爱,体现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画檐一夜雨飘萧”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A. 夜晚的静谧
    B. 农田的丰收
    C. 清晨的阳光

  2. “白发长官尘土杀”中的“白发”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年老的官员
    C. 农民

  3. 全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社会与民生的关注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的这首《劳农二首》更强调社会生活和农民的艰辛,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生活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