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滴滴金
作者: 陈洵 〔清代〕
霜铃夜语诃林黑。送芳尘,雨连陌。
断鹭稀芦共头白。动横塘词客。
相思泪点黄金滴。怕园英,为无色。
鸣籁空山静时觅。罢洒风邻笛。
白话文翻译:
夜晚霜铃在黑暗的林间轻声诉说,
送走了芳香的尘埃,细雨连绵在小路上。
稀疏的芦苇旁,断翅的白鹭飞过。
在横塘上,词人随意吟唱。
相思的泪水如金滴般洒落,
害怕那园中的花朵,因为它们已失去了颜色。
在宁静的空山中,试图寻找鸣叫的笛声。
停下手中的风笛,静静地听邻居的笛音。
注释:
- 霜铃:指霜冻后的铃铛,象征寒冷和孤寂。
- 诃林黑:用“诃”字表示对黑暗林间的呼唤或叹息。
- 芳尘:指芬芳的尘埃,暗喻美好的事物或记忆。
- 断鹭:指受伤或孤独的白鹭,象征离别或痛苦。
- 横塘:指一条横向的塘,可能象征思绪的流淌。
- 相思泪:思念之情化作泪水,形象地表达了离愁别绪。
- 园英:指园中的花朵,象征青春和美丽。
典故解析:
诗中涉及的典故较少,主要通过意象和情感表达,体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人使用“相思泪”这一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表达思念和情感的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结合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感受,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其诗作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情感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秋冬之际创作,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冷寂与个人情感的孤独,因而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沉的相思情愫。
诗歌鉴赏:
《滴滴金》是一首刻画孤独与思念的诗作,诗人在夜色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霜铃夜语诃林黑”,在黑暗的森林中,霜铃发出的声音显得格外凄凉,营造了一种冷冽的氛围。紧接着,诗人以“送芳尘,雨连陌”描绘了环境的变化,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细雨,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淡去。
诗中“断鹭稀芦共头白”描绘了孤独的白鹭与稀疏的芦苇,传达出一种失落与悲伤的情感,白鹭的孤独正如诗人的内心状态。“动横塘词客”则让人感觉到,诗人在这个孤独的环境中仍旧试图寻找灵感,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相思泪点黄金滴”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泪水化作金滴,象征着思念的珍贵与沉重。最后几句“鸣籁空山静时觅,罢洒风邻笛”,则是诗人从孤独中稍微走出,试图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安慰,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期盼与对美好音乐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爱情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铃夜语诃林黑:描绘了寒冷的夜晚,霜铃在黑暗的森林中低声诉说,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凄凉。
- 送芳尘,雨连陌:芬芳的尘埃随风而逝,细雨连绵,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失与时间的无情。
- 断鹭稀芦共头白:孤独的白鹭在稀疏的芦苇中飞过,暗示着离别与孤独。
- 动横塘词客:在横塘边,词人随意吟唱,体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情感的表达。
- 相思泪点黄金滴:思念化作泪水,象征着深重的情感与珍贵的回忆。
- 怕园英,为无色:对园中花朵的恐惧,暗示着失去的美好与孤独的心情。
- 鸣籁空山静时觅:在宁静的空山中,寻找鸣叫的笛声,表现出对宁静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罢洒风邻笛:停下手中的笛子,倾听邻居的笛声,象征着对生活的回归与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相思泪比作黄金滴,突显情感的珍贵。
- 拟人:霜铃在夜里“语”,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送芳尘,雨连陌”,形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铃:象征孤独与寒冷。
- 芳尘:象征美好的回忆。
- 断鹭:象征离别与失落。
- 横塘:象征思绪的流淌。
- 相思泪:象征深刻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滴滴金》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洵
- C. 杜甫
-
“相思泪点黄金滴”中“黄金滴”指的是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思念
-
诗中提到的“霜铃”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欢乐
答案:
- B. 陈洵
- C. 思念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描绘思乡之情。
- 《离骚》:屈原的长诗,表达对理想与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月夜表达思念,情感上与《滴滴金》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侧重于兄弟情。
- 《相见欢》:李煜通过离别之情与怀念,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赏析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