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董大二首·其二
作者:高适 〔唐代〕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怜惜这飘逸的六翮,离开京城洛阳已十多年。
作为一个贫困的男子,生活本就不够充实,今天相逢却连酒钱都没有。
注释:
- 六翮:指的是翅膀,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志向或理想。
- 飘飖:形容轻盈飘动的样子,这里暗示内心的豪情。
- 京洛:指的是京城和洛阳,代表着繁华和理想的生活。
- 丈夫:指男子,强调作为一个男子汉的责任。
- 贫贱:指生活贫困和地位低下。
- 无酒钱:表示生活拮据,连招待朋友的酒钱都没有。
典故解析:
- 京洛: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城市,京城指的是长安,洛阳是东周的都城,象征着文化和繁华。
- 酒钱:在古代,酒是社交的重要部分,酒钱的缺乏不仅反映生活的窘迫,也暗示人际交往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2年-765年),字达夫,号穷睇,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王之涣、岑参等并称。高适的诗歌多描绘边塞生活和士人的艰辛,风格豪放,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高适的晚年,他在京城之外生活多年,感慨人生的无常与交友的艰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贫困处境的无奈与自怜。
诗歌鉴赏:
《别董大二首·其二》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人在开篇以“六翮飘飖”自喻,体现了他内心渴望自由和理想的情感。然而,随着“十余年”的时光流逝,作者感受到岁月带来的沧桑与孤独。虽有理想,却因“贫贱”而感到无奈。最后一句“今日相逢无酒钱”更是道出了生活的窘迫,无酒款待好友,令相聚的欢乐蒙上阴影。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自嘲,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简单的语言,诗人传达了深刻的感受,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而温暖的人情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翮飘飖私自怜:作者以“六翮”自比,表达内心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感叹自己在浮华世界中的孤独。
- 一离京洛十余年:时光的流逝让他感到无奈,离开繁华的京城已久,感受到生活的变迁。
- 丈夫贫贱应未足:作为男子汉,他承认生活的贫困,感到自责与无奈。
- 今日相逢无酒钱:最后一句通过“无酒钱”强调生活的窘迫,体现出朋友相聚的欢乐因物质条件的缺乏而受到限制。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六翮”比喻自己的理想与志向。
- 对照: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自嘲:通过“无酒钱”表现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在困境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它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翮:象征自由与理想,表达对未来的渴望。
- 京洛:象征繁华与理想生活,反映作者对过往的怀念。
- 酒:象征人际交往与生活情趣,缺乏酒钱暗示生计的困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六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
B. 朋友
C. 生活 -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两个城市? A. 北京和洛阳
B. 长安和洛阳
C. 南京和杭州 -
诗中“无酒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
诗词对比:
高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都有对士人生活的描写,但高适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与豪情。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